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青春的装订

2017-06-01 00:00:00    作者:陈祥    来源:今日高邮

前一阵,一位“土根”女士又突然火了,她的自传《我是范雨素》成为网络爆款,文章开首便吸引眼球:“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这番痛诉身世似曾相识,有一首文学青年耳熟能详的诗: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这是席慕蓉《青春》的经典之句。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席奶奶的诗在大陆风靡一时,那时,许多青年男女要么在背英语单词,要么在背席慕蓉的诗。不知道范女士在做乡村小学民办教师时,是否背过席奶奶的诗,但《我是范雨素》的凤头却深得其精髓。今天,先不说范雨素,且忆青春。席慕蓉的《青春》令我反思执教生涯的种种往事,对此我也曾如范雨素般鹦鹉学舌,鼓捣过一些酸诗:青春的疼痛已装订成册……

青春,小鸟一样飞去。20多年前我教过的学生,都已进入中年,人生渐归淡定,便喜回首往事,筑坛相聚,殊途同归。爱如潮水,潮退水干之后,尘封洞藏的许多小秘密成为风干的甜蜜。

先说周晓晖同学。最近的一次聚会,解密了一件悬案。晓辉说,记得陈老师常带着一只篮球到大运河游泳。我解释道:那是救命球。那时,到大运河游泳的人很多,大家把脱下来的外衣鞋子随便放在河坎石头上。有一次,我上岸后,发现衣服和鞋子不翼而飞,只好光着脚,任湿透的三角裤挑衅我的师道尊严,赤脚大巴天地顶着炎炎烈日,低头一路奔跑,路面上发烫的小石子硌着脚板底,生疼生疼。让我切身感受到什么是落荒而逃、什么是狼狈而归。

席间,晓辉笑眯眯过来认错,是他将衣服鞋子藏起来的。我莞尔一笑,作恍然大悟状,近距离观察周晓辉传说中的“异耳”:晓晖生就一副精灵活现模样,左耳朵有贵人之异象,整个外耳薄薄的红红的,竟无耳骨,如一片娇嫩薄透的萝卜干,腌渍得恰到火候。晓晖自嘲道:这是当年调皮,被您陈老师揪的!我肃然而起认真地敬晓辉一杯。尽管晓晖异耳天生,但这只异耳确实被我揪过。我承认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如果回到从前,再做你们老师,我会至善至美。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多年前,高邮人结婚前,一对新人都作兴到上海置办新衣。上海人看不起江北人。买衣服免不了挑拣,高邮土话又难懂,若遇到位性急的售货员,必有一场唇枪舌剑。售货员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江北佬!乡户令!时有一位高邮小伙正声应道:啊,你说我是乡下人?告诉你,老子是高邮供电局的!可见在大高邮做一名供电员工是多么地傲娇。晓辉的父亲就在高邮供电局,而且是一名技术干部,在因油而富、富得流油的伊拉克做援建项目。尽管父亲对晓辉要求很严,但鞭长莫及。每次探亲回来,他老父都要来拜访我,再三嘱托。也许是逆反,父亲援外后,作为供电局的儿子,晓辉变得十分调皮。作为班主任的我,便十分警惕地关注晓辉的动向。

我让晓辉伸出手臂,我用指甲在他膊上一划,一道白杠显现出来,晓辉原形毕露,耷下了脑袋。要知道,小时候,我也喜欢下河游泳,我父亲常用此法检验有没有下过水,很奇怪,只要下过水,一划,膊上就会出现白杠杠。

湿淋淋的少年横伏在水牛背上,放牛人牵着水牛不停地奔跑,界首小镇万人空巷,人潮涌动,哀号恸天,哑巴皮匠干嚎惨烈,牛背上可怜的少年是哑巴外甥。最终,气息全无的少年从牛背上抬了下来。溺水少年是我们的玩伴,叫李国庆,至今我仍记得他惨白的面容。——周晓辉,为何对你那么狠,今天向你解密。

晓辉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话招很快,扭头便忘。其时“虾子还有三根血筋”“不蒸馒头蒸口汽”成为我训诫晓辉的口头禅。现在已成为聚会时,晓辉与同学调侃之利器。其实,我知道晓辉等同学已将其意内化于心。

晓辉子承父业,为供电局项目负责人。是同学中公认的孝子,为陪伴生病的父亲,以前很少参加聚会。今年,我在街上碰到晓辉两次。一次在王氏纪念馆南边,他陪老父亲吃馄饨;一次在文化宫路上,他陪老父亲逛街,看到我,特地向老父亲隆重介绍我,可老父亲几近木讷,竟认不出我。一种预感升起,我一阵悲凉。不久,晓辉痛失所爱,再没有机会陪伴老父亲了……“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回到从前,如果都至善至美,晓辉不再调皮话泼,像成人般持重,我也像老师宿儒,不再血气方刚,这又失去多少本真?这世界该是多么沉闷,多么无聊。

“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这固然不幸,可没有疼痛的装订,或许生命流于平庸,更不能卒读。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席间,还有学生悄悄地向我解密:曾有女生关注我恋爱动向,有一次我与女友到电影院买票看电影,有两女生悄悄尾随跟踪,坐在我们后排位置……我说,具体是谁就不再解密。

有些美好,只能珍藏在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