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井冈红旗・井冈翠绿

2017-06-18 00:00:00    作者:陈庚林    来源:今日高邮

丁酉年初夏,我于24年后重上井冈山。上午刚抵山上,下午我就迫不及待地在茨坪镇走了起来。令我吃惊的是整个茨坪镇与24年前大不一样,满镇鲜花盛开,树木葱茏,道路整洁、宽畅,河水清澈见底,一条条红鱼畅游其中。毛泽东旧居前的挹翠湖更是打造得非常漂亮,其间亭阁、拱桥设计别致,一队队来自祖国各地的穿着红军服装、打着红旗的学员、游客,穿梭其中,看后令人振奋。我拿着手机,先后拍下了几十张照片,编辑了一组名为“井冈红旗飘万代”、一组名为“井冈翠绿”的图集,发到微信朋友圈,大家纷纷点赞。朋友甬力在点赞的同时,跟了帖:“一红一绿,可做篇文章。”按其建议,撰就此文,以分享朋友。

巍巍井冈,令人神往。井冈山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革命根据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第一步,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崭新一页。“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消遁。”1928年秋,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这首壮怀激烈的《西江月·井冈山》。“忆往昔峥嵘岁月稠”,90年前,井冈山遭受了革命炮火的洗礼,承载了革命先烈的热血,历尽磨难,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并成了遍及全中国的燎原之势。而在井冈山远离刀光剑影后的今天,在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指挥下,井冈山人民不懈努力,这一革命的摇篮在旅游经济、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跨越性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井冈山正强势崛起,全面出击。昔日星火之源,如今大放异彩!

绿色井冈

在城市布局上,井冈山有其独特的思路,坚持“以新城区为中心,以茨坪、龙市为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并以“山水园林在城中,城在山水园林中”为蓝图构建生态型的园林化城市。园林化首先在绿化,绿地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井冈山规划绿色面积79.25万平方米,目前已达60万平方米,Y型中心公园种植各种树木700亩,行道树9100余株,各种观赏乔灌木520万株,铺种草坪3.51万平方米。48家行政事业单位,完成了单位庭院绿化,红色革命摇篮正悄然转型为绿色井冈山城。

在主次干道的绿化上,井冈山成绩更是斐然,相继完成了迎宾大道、红军大道、黄洋界大道等的绿化亮化。其中的井冈山大道全长4300米左右,两旁种植香樟、玉兰、杜英等行道树2700余株,中间的绿化隔离带种有桂花、红枫、紫薇、铁树2670余株。另外,还种植色块植物1.8万平方米,春鹃、红花继木、金边黄扬、龟甲冬青、金叶女贞等植物115万株,穿行其间,宛若画中游。

进入井冈山大道,便会看到一座醒目的雕塑——“井冈红旗”。外型是迎风飘扬的红旗,当中嵌有“井冈山”字样和镰刀斧头五角星。整座雕塑色彩鲜明,气势宏伟,立意高远,旨在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佳绩,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激励后人奋力开拓和谐社会新境界。

旅游井冈

1962年朱德同志重上井冈山,为了纪念赞颂伟大的井冈山斗争,郑重地写下了“天下第一山”五个大字。历史沧桑赋予了井冈山厚重的底蕴,山水风光赐给了井冈山绝伦的灵气。红色井冈,绿色山水,星火点亮神州,英姿独秀华夏。依托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井冈山大力发展旅游业,如今的井冈山已发展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生态城市,旅游业已成为井冈山发展的主要拉动力。

打响旅游品牌,推进旅游项目,是井冈山全面提升旅游竞争力的法宝。井冈山自2009年开始举办杜鹃花会,于今年已连续办了9年,上井冈山赏杜鹃是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在唱响红色旅游品牌上,井冈山成功引进了革命圣地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项目。从2008年正式演出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整个演出史诗般的再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重现90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凭借独特景观优势,井冈山“农家乐”旅游红红火火。“井冈第一村”的夏坪镇菖蒲古村,村内房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有保存完好的古典民居60多座。村里以农家餐饮为主,“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菖蒲大食堂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已成为每一位旅游者的必须。古村还利用河道水利优势,开发乡村漂流项目。又引进井冈金葡萄公司,创办基地,修建长廊,创新旅游项目。

产业井冈

2009年1月,井冈山拿山乡引进了香港金明公司投资的规模为28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拿山乡供港蔬菜基地。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以土地自愿流转和土地集约经营的方式,专业生产供港蔬菜产品。蔬菜基地的产业化在整体上提升了井冈山的农业品位,更带动了井冈山农民大胆解放思想,主动更新观念,积极提高素质。2009年10月,井冈山动工建设了蕉陂垅园田化项目。这一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园田化总面积2500亩。在建设过程中,井冈山紧紧围绕“改田、增粮、创收”的农业综合开发目标,始终坚持高起点把好规划设计关,高质量把好施工质量关,严要求把好施工程序关,高标准把好工程验收关。按照“以路为主、路渠配套、截弯改直、拓宽硬化”的总体方针,有序地开展园田化建设。目前已新修引灌渠7500米、机耕道1500米,新增耕地15亩。井冈山正大步走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

一个古老的树种,一个传统的产业。井冈山下,油茶飘香。井冈山的气候、土质、地势为油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井冈山儿女凭着突围创新的井冈精神,锐意进取,奋发自强,打开了油茶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如今油茶已成为井冈山的重要产业。总投资1225万元建设了1万亩的林场高产油茶示范林,采用水平条带垦穴造林法造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了生态,并形成了独特的景观。现在基地每公顷产茶油达450公斤以上,年产量达30万公斤以上,产值达1380万元以上,实现利税218.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林场经营模式的调整和经营方向的转移。高产油茶示范林基地与农户联营造林3208亩,带动了千余人共同致富,也为井冈山的农业产业化建设起到了辐射作用。

滚滚赣江东逝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井冈的“红色革命摇篮”的光环继续生辉,而“绿色生态井冈”的光芒也将日益闪耀。坚韧磨砺,厚积薄发,井冈山正在全面崛起,将以更新的姿态屹立于世人面前。旧时红色井冈,正以新的魅力征服神州大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