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5 00:00:00 作者:王三宝 来源:今日高邮
——读黄国禹的诗有感
黄国禹是一个打工者,一个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白领打工者。他对农民工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他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从他致打工者的诗中可见一斑。
“月光下 你那么温柔/骄阳下 你那么清瘦/希望的汗水/总把你的衣衫湿透/钢管林中 你灵活穿行/扣件的撞击声/是你用激情在演奏/电动扳手每一次旋转/生命的螺丝又一次加固/横杆书写你的坎坷/立杆诉说你的追求/斜杆拉着你的手/跨越酸甜的春秋/夕阳西下/你是漂泊的云朵/一个妩媚的回眸/一坛窖藏多年的美酒/醉美生活的方舟”(《女架子工》)。“一遍遍打磨/一遍遍抹平/汗水、扬尘 /沾满你的全身/吊篮上的你/是一朵洁白的云/面对刺鼻的甲醇/你屏住呼吸/紧咬双唇/自信在飞舞的刮板中提升”(《油漆工》)。架子工、油漆工都是艰苦、危险的工作,诗人没有刻意地去渲染它,而是透过它去发现打工者面对艰苦的工作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开朗、自信的精神境界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怀。
黄国禹内心深处藏有和谐、温暖的底色。这种和谐、温暖的底色,是最“接地气”的。他把情、意、景融在一起,滋润心灵、启迪心智,有较强的感染力,透析出他善美的心境和纯正的品格。他,是一个贴近地面飞行的诗人。
近几年,黄国禹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断地增大阅读量,向前辈学习、向书本学习,同时也在不断地习作并与诗友交流,他的古诗词写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仔细阅读这些古诗词,不难发现,许多都与故乡有关。尽管他已远离故乡定居都市,但他生在故乡、长在故乡,他的身上有故乡的胎记,血管里还流淌着故乡的血液。他的乡音、乡情、乡愁还在。不管走到哪儿,心中总有一根情丝连着故乡。因此,他的诗中蕴藏着对故乡的记忆、对故乡的讴歌与展望。
“赏菊登台忆少游,文明遗址在龙虬。一行客雁邗沟过,两岸青丝碧水流。玉带桥旁红叶雨,穿心河畔艳阳秋。维扬特色游人醉,一蛋双黄誉九州。”这是他在《忆家乡高邮》中的诗句,家乡的文游台、龙虬庄、邗沟、玉带河、穿心河、双黄蛋,这些挥之不去的物象,这些黏贴在他心灵深处的乡愁常常萦绕在他的心头。故乡是诗人灵魂的栖息地,也是诗人情感释放的口岸。读他的诗,我想到了“融彻”一词。古人通常用它来形容诗歌的意境有通明透澈之妙。黄国禹的诗里就有这么一种通明透澈之意境。其诗的语言就像故乡的麦苗朴实自然、蓬勃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