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满怀深情抒华章

2017-06-25 00:00:00    作者:申泰岳    来源:今日高邮

——漫议陆建华

老友陆建华托人带给我一套三卷四册、名为《勉耕斋里的诗意追求》的线装书。这套书实际上是建华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追梦文学的部分作品和一些作家对他作品的评论。用建华本人的说法,是他写作生涯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我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认真拜读,脑海里不时浮现与建华相识相知的过程。读毕,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种一吐为快、想说几句话的冲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扬州市委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平时喜欢读书看报的我,经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一个名为陆建华的作者的评论性文章。文章不长,多为千字文,但一针见血,快人快语,我比较喜欢看。我有一泰州老乡,名为陆建华,我也认识,起初我以为是他所写,打电话问他,才知他并无此特长,是同名同姓。后经多方打听,才知此人是高邮人,据说在高邮县委宣传部工作,擅长写作。

1984年3月初,我被任命为高邮县委副书记,分管党群工作。一到高邮,我就打听,县委宣传部有没有一个陆建华?现在干什么工作?工作表现怎样?其实当时建华在县里的处境并不好,他平时快人快语,又有锋芒,有时还不拘小节,自然引起一些人的非议。1984年的高邮城,左的气氛还比较浓,尽管建华是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但一直是一般干部,对他的使用并不看好,组织部在体改时最初拿的方案,对他只是作一象征性安排。作为分管党群的书记,我感到这一方案是不妥的,我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倪文才商量,我们两人认为,建华任宣传部副部长是适宜的。县委常委会上,我们亮出观点,并获通过。

谁知建华任宣传部副部长仅一两个月时间,一天早晨,他就到我临时居住的第一招待所找我,告诉我省委宣传部想调他,虽是平调,但他很想去。还告诉我调动的原因是现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超曾任扬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对他比较了解,就是陈超想调他去。听了建华的话,我心中酸甜苦辣,百感交集,心里想,建华呀建华,你这个宣传部副部长是在争议声中上任的,来之不易呀!可你板凳还没坐热就想走,我们县里也需要你呀!可我又想,人才是属于国家的,不是属于一个地方的,建华有机会能到省里去,个人可能会有新的发展,对高邮发展也有帮助,我们应该忍痛割爱。高邮作为他的“根据地”,建华如果到省里干得顺心更好,如果干得不顺心,我们随时欢迎他回来。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建华作了坦诚的交流。时隔不长,建华顺利调省委宣传部工作。

建华调省工作后,一如既往地勤奋,不断有佳作问世,也曾赠予我学习。他在省里发展得很好,后来担任了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交了一批文艺家朋友。他多年来情系家乡,对高邮文学事业的发展和文学新人的培养,付出了很多心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也调省工作,有时也写点文章,与建华见面或电话中,他总不忘叮嘱我要多读书、勤动笔。后来他名气渐渐大了,特别在跟踪研究高邮籍作家汪曾祺方面,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成为研究汪曾祺绕不开的一个人物。我既佩服,又为建华取得的成就高兴。看建华作品时我常想,他既在研究汪曾祺,其实又在向汪曾祺学习。汪曾祺喜欢写身边的小人物,写小人物身上的真善美,建华也喜欢写身边的小人物,写小人物身上的真善美;汪曾祺是60岁以后声名大振,建华也是60岁退休以后步入辉煌的人生第二春,出了好多本书,有的还得了奖;汪曾祺在70多岁时出了《汪曾祺文集》,建华也在70多岁时出了《勉耕斋里的诗意追求》,对自己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追梦作了阶段性回顾和总结……

抚卷之余,我在思索,建华走过的路,对正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对正在爬坡过坎的中青年,对步入退休行列的“60后”,都能有所启迪。选准方向,聚焦一个点,弘扬正能量,路在脚下延伸,坚持就会胜利,梦想就能成真!建华将自己的文学梦说成是诗意追求,他本人不就是一首青春不老的诗吗?他喜欢写散文,他本人不就是一篇形神兼备的散文吗?他喜欢写评论,他本人不也在接受今人和后人的评论吗?建华这个人,凭着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敏锐和成就,高邮地方志是应该给他写上一笔的,高邮文学史上,是应该有他一席之地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