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 00:00:00 作者:胡兴来 来源:今日高邮
渔娘从小是在渔船上长大的,风里来雨里去,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二十岁那年嫁到我们庄上,成了我隔巷邻居。她高高的个子,苗条的身材,圆圆的脸蛋像红彤彤的苹果一样。她有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脸上整天挂着笑容,一笑就有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她头上扎着一条长长的辫子,辫子上扎着一个头花,跑起路来辫子一摆一摆的,真是好看极了。那时我还小,总喜欢围着她转来转去。
渔娘的模样和为人处事都是远近公认的“大拇指”。唯一遗憾的是她有一条腿不便,据说是小时候得小儿麻痹症留下的患疾。庄上的人都说渔娘太有“灵性”了,如果没有点“缺陷”,她便成“精”了。
我们村庄紧靠南澄子河,澄子河边有一块青草地。在绿色盈目的草坪上,时常有位英俊帅气的青年,每到傍晚就席地而坐,轻轻地弹着吉他。每当此时,他眼瞳里便格外有神,仿佛是在吟唱一首蓝天绿水的赞歌。
渔娘的家就住在南澄子河芦苇丛中的渔船上。父母出去撒网,她就坐在船头,一边补网,一边唱歌。她最爱唱的民歌要数《拔根芦柴花》,特别是唱到“……小小的郎儿来哎,月下芙蓉牡丹花开……”这几句,她那婉转的歌喉比百灵鸟的声音还要动听。不见她的人,就听听她的歌声,保管你三天不吃饭恐怕也晓不得饿呐!呵呵——不是说笑,她的歌声不知陶醉了多少“公子哥”。
渔娘的船停靠在芦苇丛中,她很少上岸,岸上的人也无法接近她。周围的俊男帅哥,就像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见不到渔娘的“庐山真面貌”。她是啥样呀?猜想的男人们,都有不同的版本。有的说她像西施,有的说她像嫦娥……用“羞花闭月、落雁沉鱼”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时候,渔娘吵着要跟爸妈出去打鱼,她娘笑着说:“你呀!不能去的,鱼见到你都沉到河底去了……”
难见渔娘面,周围的俊男帅哥们心里那种躁动就甭提了。嘿嘿——居然这位老兄别出心裁,他手抱吉他,盘坐在青草地上,面朝芦苇丛,弹起他心爱的小曲。那美妙的音乐声,在空中盘旋,穿过芦苇丛……
这天傍晚,渔娘父母打鱼还没有归来。她坐在船头补网,听着这飞来之音,她的心也随着音乐的旋律飞走了……这时,月牙初露,星星才睁开朦胧的眼睛。她不知不觉地来到青草地上,脚步轻盈得如同仙女下凡,扑鼻的香气随风飘来。他突然停止了弹奏,“嚯”地从草地上站起来。她已经站到了他的面前,羞红着脸说:“你坐下来继续弹吧!真好听!”这位风华正茂的帅哥,是个全家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名字叫余鹏。他惊喜地看着这位水灵灵的水乡妹子,一下子傻了眼,竟然手足无措地拨乱了琴弦。“呵呵——”他傻笑着,看着她。这时的月牙又大了一圈,星星也眨起了眼睛。他见这少女圆圆的脸,睫毛长,眼睛大,皮肤娇嫩白晰,容貌甚是秀丽,身材修长苗条,弱质纤纤,说不尽的妩媚可喜。渔娘眨着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羞羞答答地说:“你弹,我来唱!”余鹏这才缓过神来,忙点头应是。渔娘便动情地唱开了。“哥哥住在李家渡,取鱼从我船前过。到我船边停下橹,双眼含情望着我,啊呀呀,我怎的不知为什么……”余鹏忙打住,显出一副紧张的神情。渔娘见了“咯咯”笑着说:“怎么了?这是俺娘教我的,我们渔船上小伙子、大姑娘都会唱。”渔娘接着又唱了《拔根芦柴花》等地方民歌。渐渐地,余鹏对渔娘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知道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位姑娘。终于在一个繁星闪烁的夏夜,他和渔娘在几里之外的公社(那时乡镇,称人民公社)广场,看完了《地雷战》之后,在长满青草的小树林里踩响了爱情的“地雷”。当时,他激动得浑身像是在打哆嗦,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突然袭击”似地一把搂住渔娘的腰肢。渔娘呢?则仿佛已经预感到会有这么一天似的,像一只温顺的羊羔,投进散发着男子汉气息的、心爱男人的怀抱……
没过多久他们结婚了。婚前公婆还有点不开心,嫌她腿有点残疾。庄上人说:“渔家女鱼籽吃得多,会生男伢子。”余家几代单传,他爸妈求子心切,加之渔娘生得俏丽,这桩婚事就这么成了。渔娘过门后,很快就怀上了。公婆满脸喜气,啥活都不让她做,要她在家安心休息。余鹏更是体贴得很。
我们庄子西边有个砖窑厂。小时候,庄上的小朋友经常三五成群地到窑厂去躲猫猫、捉迷藏……一年夏季,洪水是退了,可窑厂里的那个打坯取土留下来的大泥塘,里面的水一直都是满满的。这天下午两点多钟的光阴,长龙的女儿与几个小伙伴在水塘边玩耍,一不小心掉进了水塘,一起玩耍的那几个孩子,都吓得“哇哇”地哭叫起来。庄上的人都下地干活去了,渔娘顾不得自己的身子,快步冲到塘边,连鞋子都没有来得及脱,跳入池塘中。渔娘识得水性,只是身怀六甲,手脚都不灵活。她拼命地把女孩托到塘岸边,可自己怎么爬也没有爬上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