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3 00:00:00 作者:方爱建 来源:今日高邮
虽不能说但凡为人公正、修养有素的人就一定能写出一手好字,但自古以来“字如其人”是备受推崇的。书法是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作者的品行和性格。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对来请教书法的穆宗皇帝答之:“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法矣。”意思是学书法首先应学会做人,唯有品德高尚者,方能写出好的书法。现代海派书法名家沈尹默先生在向学生授课时也反复强调:“人品为上,书法次之。”他把人品看得比学习书法更重要。
“字如其人”是一句古语:“书,如也,如其才,如其学,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书法和文章、绘画一样,都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及志趣、学问、才能、性格等。从书法艺术上讲,每件作品是形质与神采两部分构成的,所谓形质指的是笔法、结构、章法等,神采则是作者的性格、修养和思想感情的体现。譬如从地域上看,江南尚秀雅,中原多雄健,或许是南北不同环境反映至书法的结果。晋代书圣王羲之为人潇洒雅趣,狂放不羁,后人称其字“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一生忠耿清正,他的字刚健浑雄,气度轩昂。而元代书法家赵孟 ,本是宋朝宗室,后却做了元朝重臣,他的“赵体”字妩媚流丽,虽开一代流派,后人却讥之为浮滑,谓之缺乏骨气的“奴书”。鲁迅先生在论述美术时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艺,但尤须有进步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创作表面上看是一幅作品,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人看了不但喜欢欣赏,尤能产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这对书法艺术来说同样适用。
以上足以说明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的精神世界,但也不尽然,而对未学书法或初学者必然存在写得不规范或东倒西歪,就不能预言今后其品行就不佳或难成大器;只有待他学习了书法并掌握一定书写技法后,才能通过其作品以窥其人的精神世界。
历史是面镜子,要善于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牢记做人是学习书法的根基。我们应该在学习先贤高尚品德的同时,继承他们卓越的书法艺术,让中华民族这一国粹发扬光大。但遗憾的是,当今一些书法家经不住物欲的诱惑,常以一幅作品卖出最高价多少而自豪,而对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却毫不客气地要收取所谓的出场费,否则免谈。甚至省内曾有书法家对地方政府出面请其为烈士题字也要按尺论价收费,这与烈士舍己救人的精神在道义上有何等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