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暑假伊始

2017-07-17 00:00:00    作者:潘国兄    来源:今日高邮

忽然觉得散步的人少了,几条常走的路上,多是村子里的人,三三两两地站在十字路口聊天。村子里是寂静的,他们待不住,才到路口来的。

暑假一开始,镇上唯一的车站就挤满了人,背书包的孩子,送行的或者自己也要出去的大人,沉浸在就要与亲人相见的欢乐中。

小镇接着就安静下来。商店和超市没有那么多顾客了。菜场不到十点钟已经人群稀稀落落了。

我除了买水果拿快递也不再上街。老公负责买菜的事。他每天都问:“今天买什么?”还能吃什么?无非是鱼,虾,肉……至于蔬菜,我们自己的菜地上家常品种都有的。

以前我是很享受做饭的时光的。

淘米,放水,摁键,一锅喷香的饭等着揭锅了。然后撕豆角,如果着急,把头尾掐了,放砧板上切。撕空心菜,剥两瓣大蒜备用。切肉,切黄瓜。黄瓜是刚摘的,瓜身上刺还是硬的,用丝瓜络包裹着抹尽。从冰箱冷冻室取几根葱,拧开水龙头冲一下,硬梆梆的葱管立马软踏踏的了,依旧青翠——把葱裹好了放冷冻室保存,这是老公学来的新方法。笃笃笃,生姜也切好了。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摆好,可以做菜了。

油入热锅,嗤拉拉响,油烟机呼呼地转着,这时候不容你有丝毫分神。葱和生姜的香味出来了,肉片推下锅,忙不迭地翻炒,加醋,加酱油,起锅。豆角也如此操作。然后肉片和豆角混合煮,这时换摁“煲汤键”,电磁炉自动调节温度,可以一直炖到豆角变软。同样,不能离开灶台——离久了,汁水耗尽,底层焦糊,菜的口味就全变了。

再次刷锅为炒空心菜做准备。空心菜是手撕的,一个个空心管都剖开了,这样利于炒菜时入味。猛火翻炒,待略微有点变色,稍加一点水,再炒几铲子,就可以装盘了。把拍碎的蒜瓣放菜上,略搅拌,一盘带着蒜香的空心菜上桌了。

黄瓜蛋汤、西红柿蛋汤、冬瓜海带汤是我们家的夏日标配。西红柿老也长不红,黄瓜倒是一条条地垂下来,冬瓜、南瓜还没到季节,西葫芦正当时,但它太大了,要两三天才吃完。

我把黄瓜片滑进油锅,立即放水,摁烧水键,可以放心地烧。打开冰箱,从冷藏里取出鸡蛋,磕开了打在碗里。这时候,碗里是一幅画,蛋清清,蛋黄黄——我顾不得欣赏图画之美,一双筷子急速地搅动,图画消失了,剩半碗均匀的蛋液,微微地泛着泡。但我依旧急速地使着筷子。筷子叮叮当当地击打着碗沿,像轻快的音乐。我的母亲也曾经这样叮叮当当地敲打生活,那时我在烧火。黄瓜汤嘟嘟地在锅里响了,揭开锅盖,把盛蛋液的碗在空中划了弧线,蛋液均匀地倒入热汤中了,用勺子舀了热汤涮碗,把剩余的蛋液涮下,盛蛋液的碗也去了蛋腥味。锅中的蛋液已经起了魔术般的变化,它像是鼓满了风的帆,只是不是竖直地立着;这躺着的帆,被我的勺子搅得碎成了几块,此时像大朵大朵的花开在汤锅里。汤成了乳白色——这锅汤也该起锅了。掀开电饭煲锅盖,最后一缕水汽刚刚收好,饭香扑鼻!

这可能是午饭或者晚饭。我和小侄儿对坐着用餐。夏秋时,常看见窗外的白云蓝天。

然而此时是暑假,吃饭的人只有我和老公。老公当厨,我多时不得亲近刀与砧板——谁叫我厨艺不及人呢!

冷清下来,开始想人生一些本质的东西。

昨天傍晚,我们沿了一条不常走的路散步。左边是二百亩的菊花田,右边是同等规模的荷塘。荷叶和荷花的香气传过来。田野和村庄安静着。偶尔有车。我们前方有一个推轮椅的老大爷,走近了,看清轮椅上坐着一个老太太。老大爷弯腰和老太太说着什么。我们经过他们身边,因为不认识,不好问候什么,也不好直视。过去了好久,我还是转过头去,看那对老者。对于那个老太太来说,身边的这双手,意义非常吧。她在青壮年时有没有这样认识?有没有轻视过这样一双手?

不管贫富,到最后,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总会缩小,缩小到有限的几样事物、有限的几个人。有什么理由不对平常的事情上心、不对身边的人尽心呢?从故乡走出去的人,你们想过没有?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