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7 00:00:00 作者:陆正宏 来源:今日高邮
太平天国时期,湖州笔工陆义亲先生为躲避战乱,逃兵荒流落到高邮(因是孔圣人的制笔师傅,制笔工人称为“先生”,祭孔时不下跪)。陆家是个“毛笔世家”。陆义亲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制笔先生。他的11个孙男孙女中,有7个会制毛笔。陆家起初无力开店,只在家做“关门作”,所产毛笔拿到集市上卖或卖给笔贩子去销售。陆义亲的长子陆文斌精于工艺,善于经营,使陆家的毛笔生产迅速发展。具备了一定实力以后,陆文斌在高邮北市口南边、北门大街西侧,租了杨八房的一处房子(现北门大街53号),开了一爿笔店,称“陆玉山号”。店铺为三开间两层楼房,上面三间做作坊,下面两间是店堂(另一间是志成酒店),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陆玉山笔店店容文化氛围浓郁,具有书香气息。大门上一副行楷嵌名楹联“玉洗乾坤大,山掌日月长”。店内三幅匾额。正面货架上一幅篆书“蒙氏遗风”。南面货架上一幅王羲之《兰亭序》。客厅一幅隶书“划一”。老板陆文斌平日一袭咖啡色羊毛毕叽长衫,夏季一身白杭罗褂裤,手执湘妃竹骨折扇,鹤发童颜,一绺长须,一派儒商风范。
陆玉山号继承和发扬了湖笔生产的优良传统,制作工艺讲究“三义”,即“精、纯、美”。“精”指拣、浸、拔、梳、结、配、择、装等72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纯”指选料严格细腻,以“千万毛中选一毫”的要求进行;“美”指形、色及配合的笔杆、刻书、装潢等高度统一。该店所生产的毛笔质量具备湖笔质量的“四德”,即“齐、锐、圆、健”。“齐”指笔头饱满浓厚,吐墨均匀;“锐”是笔锋锐尖不开叉,利于钩捺;“圆”指圆转如意挥扫自如;“健”指健劲耐用,不脱散败,有弹力而显书者笔力。大小元笔、羊毫、狼毫、乌龙水、得水龙、大小由之、凤吐三花、七紫三羊毫等约40种品牌毛笔,各具功能,各有特色。陆玉山号具有良好的商业行为和道德规范。店中悬挂的匾额“划一”,是为店训。意为商业诚信,公平交易,真不二价,童叟无欺。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商业道德,使陆玉山毛笔成了享誉高邮四乡八镇的品牌产品。高邮北门大街陆玉山笔店南边原有一座石牌坊,下面有一对石狮子。学生买毛笔,教书先生就关照:“到北头石狮子陆玉山买!”
陆文斌父子4人均是笔工,收了4 个徒弟,又从江都招聘了6名师傅,生产具有了一定规模。年产毛笔约3万支。由于江都笔工的加入,陆玉山毛笔在湖笔工艺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江都毛笔的制笔工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民国时期,陆文斌赴镇江出席笔业评奖活动,陆玉山毛笔获优质产品奖。
随着硬笔的引进,钢笔、铅笔、圆珠笔取代了毛笔,市场对毛笔的需求量减少,陆玉山笔店由单一的经营纸墨笔砚“文房四宝”,转向经营多品种的文具店。1957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陆玉山笔店加入公私合营高邮百货商店,陆文斌的孙子陆学海被任命为私方经理。
高邮市文物局在文物保护中,将陆玉山笔店老屋作为文物挂牌保护。牌曰:“陆玉山笔店——民国建筑,现存建筑一栋,门面三开间旧楼,经营文房四宝,尤以各类毛笔著称,在邮城颇有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