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我的伯父

2017-08-07 00:00:00    作者:刘小彦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伯父,中等身材,天庭饱满,面目慈祥,声如洪钟。兄弟姊妹5个,他排行老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自幼聪明,7岁起上了几年私塾,《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头头是道,四书五经滚瓜烂熟。

1948年,中共地方武装高宝团驻防临泽,当时伯父年轻力壮,部队领导一看就相中了他,要带他去参军。因为爷爷身体病弱,伯父又是家里的顶梁柱,最终没能成行。据伯父自己后来讲,当年没能参军投身革命,他一生遗憾。

1956年搞合作社,21岁的伯父德才兼备,一开始就在塔院二社4个生产队做大队会计,勤奋踏实,兢兢业业,账目明细清清楚楚。因工作突出,很快就提升做了联队统计,人们都称呼他“刘大会计”。公社里搞财务大检查或者搞统计活动,一般都是由他来主持操办。

那时家里遇到大事难事,都是伯父挺身而出。3年自然灾害期间,有一天,伯父出差十多日回家,见祖母在堂屋里低声哽咽,便快步上前,“妈,怎么了?”“老大呀,家里没米下锅了!”他一听二话没说,立刻调头急匆匆赶到大队部暂借了10斤米回来。就是这10斤米让全家活了命,度过了那个最艰难的时期。

伯父德高望重,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善于调解各种矛盾纠纷。邻里间、大队里,一有棘手事,都会找上门来请他解决。他往往都是丢下手里的饭碗,跟来人立刻就走。原本一对面红耳赤大打出手的夫妻,经过伯父几句话语重心长地这么一调解,很快怒眉舒展,烟消云散。

伯父乐于助人。有一年大年初一,伯父正在家里跟母亲兄弟姊妹一家子大团圆。社员管大兔子急匆匆跑来,哭着说,“刘大会计,我爸爸快不行了,请你救救他。”伯父二话没说,大踏步直往管玉宽家跑。只见玉宽驴喊马叫浑身是汗,满地打滚。伯父见状,立刻用门板跟管大兔子一人一头急抬玉宽直奔公社卫生院,卫生院急诊结果肠梗阻,须转县医院动手术。人命关天,伯父一面紧急联系车辆,一面积极筹款100元钱,跟车直奔县医院。玉宽的命得救了,病房外,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的伯父,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伯父是党员,在砖窑厂做过几年采购。那时候改革开放初期,此职位肥缺。煤炭厂方为了巴结伯父,特地从徐州赶来,还提着一小黑皮包钱,送给伯父。伯父严词拒绝,完了还留此客户在家小住几日,几天的推心置腹交流沟通下来,他们竟然成了好朋友。

伯父后来在大队里做过副主任,再后来在乡镇企业任职,1995年退休在家。他喜欢看书,特别是人物传记。跟他喝酒聊天,从来不愁话题,他的话三天三夜讲不完,只要你有时间有精力,带双耳朵竖起来听就行了。

伯父喜欢结交朋友。在他的四个铁哥们中,他排行老大,老三杨文华小他10岁。后来他的老三被评为“中国好人”。前年春节拜年,我在伯父家有幸见到了杨文华老前辈。中午他们老弟兄酒杯频举,言谈举止间,杨老特别尊重伯父。晚辈的我起身敬酒,杨老拉住我的手说:没有你伯父当年的关爱和扶持,就没有我杨文华的今天……那年回扬州的车上,我欣赏着京杭运河的美丽夕阳风光,心里一直在想,我的伯父应该也有资格成为一个“中国好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