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3 00:00:00 作者:曹萌 来源:今日高邮
我小时候很喜欢吃柿子。
柿子对于我来说有着别样的回忆。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乡镇的老家度过的,那是个砖瓦平房组成的宅院,院子里种了四棵果树,其中三棵是枇杷,只有一棵是柿子,所以显得特别出挑。我们家并不是这个宅子的原主人,谁也说不清这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不过比我的年岁更长这一点是无疑的。
春天,柿子树上开出了淡黄色的小花,绿色的花萼温柔地将其包裹,不让花蕊受到一点伤害。花期一过,树上便开始挂出青绿色的小果实,微风拂过,像是一个个小风铃,娇滴滴的,惹人怜爱。夏天到了,柿子树的枝叶越发繁盛,树冠浓密宽厚宛如巨大的华盖,为树下的人儿开辟了一片荫凉。
柿子的成熟时节正值金秋。入秋的柿子树,碧叶丹果,远远望去,好似满树的小红灯笼,美不胜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彼时枇杷早已“下架”得无影无踪,满载硕果的柿子树则继续为这个家带来丰收的喜悦。
柿子树的枝干很高,攀爬不易,摘枇杷时上树“扫荡”的那套经验已经不大行得通。采摘柿子需用特殊的“工具”,先用硬铅丝弯成比柿子直径稍大的圆箍,下缝布制的兜袋,再将其固定在长竹篙的顶部,有点像是“比例失调”的捕虫网。将竹篙伸近柿子,用布袋将其套住,稍一用力旋转竹篙,果实便落入囊中了。
摘柿子要赶早,动作不及时的话,便会成为各类鸟儿竞相啄食的盘中餐了,小鸟也喜欢柿子呀!并不是每个柿子都熟透,有时不免摘下一些半生的,尚带有青色,会有点涩嘴,暂时不宜食用。将半生的柿子放在米坛子里,用米将其埋住,放置一段时间,可以催熟,同时也能够去除涩味,这是长年的生活经验。
市面上销售的柿子光滑圆润、色泽鲜艳,老家的柿子表皮却呈灰黄色,上面带有黑斑,这俩大概不是一个品种。尽管卖相并不出众,“土”柿子的果肉却软糯香甜、鲜嫩多汁,把“洋”柿子秒杀了几个来回,是童年时代的我每个秋天都翘首以盼的美味。
柿子性凉,有清热去燥、润肺生津、健胃通肠之功效。都说空腹不宜吃柿子,对肠胃不好,查询后才得知,这是因为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会和胃酸反应形成硬块,造成胃柿石,那的确是要注意!除了即食,柿子还可干制成柿饼,柿饼粘度高、有嚼头,富含糖分,便于保存,在儿时物质还相对匮乏的年代,是一种常见的零食。
我2001年离开老家,转到了城里上学,之后不久老宅就被拆迁了。我没能看见拆的场面。后来有时我会在脑海里想象,轰鸣着的冰冷机器推倒房屋、肢解树木的场景。我很可惜那棵伴我长大的柿子树,我知道再也尝不到那甘甜的味道,它注定只能闪现在梦里了!打那以后已经过去16年了,我再也没有吃过一次柿子。
我想念老家的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