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半边嫩玉半边金

2017-09-07 00:00:00    作者:张先军    来源:今日高邮

今年5月20日是汪曾祺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高邮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接待晚宴主推“汪氏家宴”。汪氏家宴凉菜少不了高邮特产双黄蛋、蒲包肉、界首茶干;热菜自然有汪老自创的油条揣斩肉和笔下的汪豆腐、软兜长鱼、咸菜茨菇汤等等。席间一道清炒金丝鱼片让食客们赞叹不绝。半边嫩玉半边金,青红椒片衬其间。明亮的麻油,颤颤的鱼片,入口鲜嫩,溜滑而有弹性。一圈下来,瓷盘见底,仅剩几片青椒。号称“天下第一汪迷”的苏北先生直呼好吃,却无人知道金丝鱼片究竟是何鱼所作。请教服务人员才知道是高邮湖野生昂嗤鱼之鱼片。 

检视资料,无意中发现了著名中国烹饪学者、江苏商业专科学校中国烹饪系创始人、系主任聂凤乔先生1991年10月发表在《江苏旅游报》上的一篇文章——《秦邮二鱼肴》,文中写道:“金秋八月到高邮,驻新开张的北海大酒店……尤其餐厅肴馔,颇具水乡特色,我尤心折其‘芙蓉瓜鱼’和‘金丝鱼片’两款,似乎于品尝中,咂出了高邮湖水的清芬气息。”文中还写道:“‘金丝鱼片’是用一种不能上席的黄颡鱼制的……汪曾祺先生称其为昂嗤鱼。取其两颊大如拇指两块蒜瓣肉汇聚成菜,吃来柔嫩鲜美之至,远较任何鱼片柔细腴嫩,加上取抓浆、划油、滑熘的方法烹制,出来的效果是迷人的。我吃过多次黄颡鱼,想不到它会出现如此美妙的效应,中国烹调术又一次显示了它的神奇。”黄颡鱼在扬州叫昂嗤鱼,属于杂鱼,正规宴席难觅踪影,家常炖汤、红烧、炖豆腐,扬州城区喜欢与臭大元同烧,风味别致。用昂嗤鱼生炒鱼片,真不多见。聂凤乔先生不仅认可这道创新菜肴的风味口感,还从食材原料、细致烹制工艺等方面做了归纳记录并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这道清炒金丝鱼片当年能让烹饪专家称赞并属文以记,确实是有独到之处。时间相隔26年,居然在汪氏家宴上又一次重现并获好评,怎么会这么巧合呢? 

原来,晚宴所在饭店的顾问、技术总监姜传宏先生就是当年高邮北海大酒店的厨师长。1991年汪曾祺先生第三次回高邮,吃住都在新落成的北海大酒店。《高邮人写汪曾祺》一书中,肖维琪先生在《汪曾祺回故乡》一文写道:“汪曾祺先生第三次回高邮是在1991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其主要任务是为北海大酒店落成剪彩,为文学青年颁奖。”姜传宏先生在《我与汪老聊美食》一文写道:“1991年我在北海大酒店工作,曾有幸接待过汪先生。在一个星期时间里,我尽量做本土菜款待汪先生,让汪先生感受正宗的家乡味道……” 

姜传宏不光变着花样做出家乡风味菜款待汪老,而且还把自己独有的“姜氏葱酱肉”制作方法跟汪老交流,颇得汪老称赞,书“调鼎和羹”四字以赠。清炒金丝鱼片大概也是那个时候创新的菜肴。 

姜传宏当年在江苏商专中国烹饪系学习过,受教于聂凤乔先生。北海大酒店落成之后,恰逢金秋十月,邀请烹饪专家、教授前来品鉴指导,当在情理之中。由此推测,聂教授品尝过的金丝鱼片,汪老也应该品尝过! 

汪曾祺先生在散文《故乡的食物》中写到“昂嗤鱼”:“昂嗤鱼通常也是汆汤,虎头鲨是醋汤,昂嗤鱼不加醋,汤白如牛乳,是所谓奶汤。昂嗤鱼也极细嫩,腮边的两块蒜瓣肉有大拇指大,堪称至味。” 

《故乡的食物》发表于1986年5月,那时汪老应该还没吃过金丝鱼片,否则,肯定会在文章中有所记载。需要说明的是,昂嗤鱼腮边的两块蒜瓣肉不是很大,制作金丝鱼片用的是昂嗤鱼身体两边两片鱼肉,带鱼皮,所以才会“半边嫩玉半边金”。倒是黑鱼、鳜鱼的两腮蒜瓣肉有大拇指大,高邮湖西一带叫做“老脸肉”,据说小孩子不能吃,吃了会脸皮厚——当然是杜撰的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