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小尼姑”上学

2017-10-09 00:00:00    作者: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刚解放的那年,我在城中小学(第一小学前身)三年级读书。春季开学,班上一下子增加了好几位才进城的干部子弟,他们年龄比我们大三至六岁。同时插班的还有一位“小尼姑”。她过去生活在城内的普济庵,因父母双亡,慈悲为怀的老尼姑怜悯她,就将她收留在身边,待她长大成人后让她出家。解放了,老尼姑改变了主意,不准备让她遁入空门,决定送她上学,将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小尼姑”叫素霞,眉清目秀,言行端庄,就是有点拘谨,走路低着头,从不正视别人。她比我们大四五岁,个子较高,坐在后排。她的到来,自然引起大家注目,也有人好奇,打听她是不是尼姑。老师说,她是城中小学学生,不准喊她“小尼姑”;老师也关照她,不要怕,大家相处时间长了,就熟悉了,你要好好学习,不能掉队。

素霞聪明,语言功底好,那是她在庵里常听老尼姑虔诚念经,也常翻阅经书,使她识字明理,不比同学差。她有个好歌喉,从“校歌”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歌声十分悦耳。只是算术课、珠算课差了一截子。对此,老师为她“开小灶”。一些年岁稍大、成绩好的女同学自告奋勇同她一道做作业,帮她补差。当天功课当天毕,还预习次日的内容。没有多久,她的成绩上升很快,老师表扬她,同学们夸奖她,她脸上漾起了笑意,在女同学圈子里可以看到她快乐的身影。

女同学在课余时间里跳绳、踢毽子、弹蚕豆(将蚕豆一把散开,用食指将一颗蚕豆弹向另一颗,如果碰到,就可以得到一颗蚕豆)、撂沙袋(将小小沙袋撒开,然后高高抛起一只,看一手能抓起桌上多少沙袋,同时要接住抛起落下的沙袋,能抓住沙袋最多者为胜)。我们男生玩得最多的是“过河过河洗大澡” (一个人站在中间扮水鬼,同学分两边,穿梭奔跑,谁要是被水鬼逮住了,就成了新水鬼)。有时女同学也参加。相处熟悉并融入同学圈子的素霞亦来疯一把,仿佛一下子小了几岁。即使被逮住当水鬼,脸上也绽开一朵花。

时间长了,大家都喜欢学习、人品皆好的素霞,也尊重和信任她。有时同学有一些小的争执,或做了错事,素霞像个小老师,及时调解、批评,让班上很和谐、很谦让。有一次,学校举办演讲比赛,她演讲的题目是《珍惜时光,努力向上》,获得一致好评。她在演讲中说,她将来要做一个好医生。

大家课余也常常做玩具、比玩具。比如做枪,有的是木头的,有的是纸质的,有的是竹制的。同学繁生做了一把竹制的机关枪,大家很惊叹。几个干部子弟做的木头手枪也很逼真。干部子弟郭华有点不服气,竟然将家里一把装有子弹的真手枪带来显摆,把素霞吓了一跳。经她劝说,郭华才把它悄悄送回家。素霞没有把这事告诉老师,郭华知道了说:“你真好。”

不久,郭华得了脑膜炎,同学们很关切,轮流去医院看他。一个平时生龙活虎的同学正在抢救,素霞心里很难过,背后双手合十为他祈祷,期望他化险为夷、早日康复。一次又一次的祷告,换来的却是噩耗——郭华因病少年夭折。师生们都为郭华惋惜,素霞和几个女生更是泣不成声。

近70年过去了,我们都垂垂老矣!依然怀念少年早逝的郭华同学,依然想念花季少女素霞同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