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体味人间滋味

2017-10-23 00:00:00    作者:葛国顺    来源:今日高邮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会做饭的男人,人品都不会太差!我的理解,其实是对“家庭煮夫”的责任担当、享受生活的另一种诠释吧。当做饭从繁琐的家务劳动变成一种乐趣,生活就变得有滋有味。

在那艰辛的孩童时代,美食根本谈不上,每天餐桌上总是自家种植的青菜、茄子、丝瓜、豇豆、番茄等,翻来覆去就是这些,吃得真的腻歪了。猪头肉和父亲干活带回的小鱼,或许就是存忆的改善伙食了。还有那“神仙汤”(就是开水兑上散装的酱油,放点菜油花子,再配上点蒜花)直接泡饭,管把饭混下去就足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家姐妹多,就我一个独子,小时姐妹们上不了学,光都给我沾光,家务事情也是她们做得多。那时正值上世纪70年代,生产队是“大呼隆”干活,父母一年忙到头也填不饱肚子。我起初在邻村上初中(那时叫农中),中午都要回家吃饭。放学跑到家要几里路,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回家时父母干活还没放工。我只好学着大人的样子,拿两升米淘了,放到一尺七的大锅做饭,放多少水心中无数。正当要烧开的时候,大人回来了。看我在锅膛烧饭满是高兴,还夸了我几句。然而揭开锅一看愣住了,这哪是煮饭,而是在烧粥。没法,母亲又拿些米淘了放下锅,重新做,做了一大锅饭,心疼得把几天的粮食用了。这都是由于平时不实践弄出的笑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想起人生中第一次煮饭,现在仍记忆犹新。

我成家前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吃惯了母亲做的菜,十分留恋那时一日三餐回家能按时按点吃口热饭。成家后走上社会,正常在外忙,家中的一摊子事就放在了妻子身上。厨房上下自然是她忙得多,我偶尔打个下手,显得笨手笨脚。那时生活条件也很艰苦,妻子在社办厂上班,按件计酬,忙起来只得在工厂食堂混一顿,我和孩子就没着落了,只有自己动手,也不讲究什么营养,与孩子临时应付一下,填饱肚子算事。

现在都轮到第三代上小学、高中了,外孙女们经常回家,当外婆的做饭就不一样了,特别注重孩子长身体,讲营养,经常调剂口味,改变做法,让她们有新鲜感。然而,我做菜的厨艺始终没有什么长进,外孙女平时吃惯了奶奶做的菜,即使我临时凑合,她们坐上桌一品尝,一猜就不是奶奶做的,让我好没面子。尽管这样,每当看到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品尝着可口的饭菜,浓浓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