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截取运河一段情

2017-11-13 00:00:00    作者:佟道庆    来源:今日高邮

京杭大运河高邮段是很有韵味的。堤上跑车,水面行船,车船近在咫尺,并肩而行相互招手对话。车是现代的车,船是古老的船,就像祖孙两代人每日在蓝天白云下的地球村里徜徉、散步……

纵贯高邮全境的大运河,南北全程长44公里,这一段也是河面最宽、河床最深、水质最好、风光最美、历史遗存最多的运河文化长廊。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六下江南都曾逗留或住宿高邮视察水利河工,至今北门外御码头仍在。青石板石缝中虽已生出野草,仍掩不住昔日皇帝多次由此弃舟登岸的盛况。

这段运河的前身为古邗沟。春秋时期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鲁争霸,于扬州蜀冈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连接长江和淮河,史称邗沟西道。夫差当年沿途打通的武广湖、渌洋湖、樊良湖、博支湖等均在高邮境内,足可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历史最为久远。

终日流淌着的运河,用它甜美的乳汁哺育了两岸的田畴沃野、村庄集镇和绵长悠久的运河文化。运河高邮城区段东邻江淮史前文化龙虬庄遗址和千年古驿站,西依河心岛上的唐朝镇国寺塔。国家邮政局于2009年9月发行的纪念邮票小型张,即以驿站鼓楼、河心岛镇国寺唐塔为主体图案。“国家名片”如此钟情厚爱,自然吊足了世人的兴味。

离开河心岛跨上运河西堤,便是烟波浩渺、帆影点点、水鸟飞旋、物产丰富的高邮湖。高邮湖是江苏第三大淡水湖,面积为780平方公里。高邮湖风光宜人,西湖雪浪、平沙落雁、甓社珠光、耿庙神灯、渔舟唱晚等特色景观与优美传说常让游人如痴如醉。这里水域宽阔、水质优良,生态物种极为丰富,素有“鱼虾乐园、禽鸟天堂、水生植物博物馆”之美誉。

自城区运河段向南7公里有个车逻镇,镇不大却很有名,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就六次视察车逻坝。史存乾隆咏高邮诗30首,其中有6首咏车逻坝,这在全国众多乡镇中堪称凤毛麟角。

从车逻镇摆渡过河向西,便进入新民滩。这是一片原生态的湿地草滩,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地。这块湿地草滩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约11公里,面积近8万亩。走进湿地就像进入内蒙古大草原,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那种天高云淡天人合一的忘我感觉,会扫除你心头一切积郁和冗繁。草滩风光四季变换,春来野花盛开芦蒿遍地,夏天绿叶荡漾野鸟出没,秋天涨水季节一片汪洋浩浩荡荡,到了冬天又见芦花飞雪……这片大草滩上原有四个庞大的土墩,传说是吴王夫差开邗沟时的遗迹,民称“吴王墩”。明洪武年间右丞相汪广洋是高邮人,他的墓就在这里。昔日墓道上石人石马虽已沉入水底,但记忆却仍然留藏在这片草地上,也许有一天在开发奠基的礼炮声中,汪丞相一生悲欢离合的故事会从记忆中复活。

在湖水和草滩交界处,还有条别处罕见的风光带,那便是平时通车、夏日行洪时沉入水底的7公里长的漫水公路。枯水季节它像一条银色的飘带舒展在草原上,向西可直通扬州、南京、安徽天长等地,那路旁的野花和水中的野菱角时常牵拉住游人的脚步。

流经高邮的大运河,超常的航运功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里的运河不仅能自流灌溉东岸的万顷良田,使高邮成为国家高产稳产的粮仓之一,而且还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通道,满载2000吨以上货物的单体航船可以畅通无阻,而一艘2000吨位的船舶相当于40节火车皮的运量。正因为航道等级高,运输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河面上运输船队昼夜川流不息。

隋炀帝当年征发淮南10万民工拓邗沟,并在沟旁筑御道遍植柳树的沉重历史成就了“高邮八景”之一“邗沟烟柳”这道独特的风景线。如今,河边仍是柳树成排,垂柳依依,随风起舞,并有一首运河咏柳诗演绎出的一段君臣佳话。康熙第四次(1703年)下江南时停泊高邮视察水工,高邮人贾国维献《万寿无疆诗》和《黄淮永奠赋》。康熙十分高兴,召贾上船,当面御试“河堤新柳”七律一首。贾国维略一沉思,便吟道:“官堤杨柳逢时发,半是黄匀半绿遮。弱干未堪春系马,丛条且喜暮藏鸦。鱼罾渡口沾微雨,茅屋溪门衬晚霞。最是鸾旗萦绕处,深林摇曳有人家。”诗成,深得嘉许,获赠白银20两,康熙还命其随行进京任懋勤殿纂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贾国维随帝第五次南巡,路过高邮时,御赐其母“有福老人”匾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赐进士,殿试中探花,任翰林院编修、内廷供奉上书房行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二月贾随康熙第六次南巡,其母又获赠宫衣、泥金心经等物。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贾国维任《佩文韵府》纂修兼校勘官、《康熙字典》纂修官等。这段佳话代代相传,贾家也成为邮城一大旺族。

邮城向北12公里有个马棚湾,因古驿道上驿卒常在此换马而得名。明末清初风云人物吴三桂的老家也在这里。马棚湾为运河中最宽处,东西约500米,原有一头2吨多重的铁牛卧在河湾处。历史上黄河多次南泛夺淮入海,马棚湾经常决堤而留下面积约500亩大的清水潭,传说潭底直通东海龙宫,用七七四十九两麻线垂重物也探不到底。如今的清水潭水质清纯,无任何污染,四周水杉环抱,倒影如画,鹰旋长空,野鸭戏水,是一个开发中的旅游景点。

同清水潭相连接的是湿地公园,拥有森林400多公顷。这里浓荫蔽日风光无限,步入公园如入仙境。出入小河吊桥,荡舟采菱荷丛,住进森林小屋,耳闻百鸟齐鸣,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我国原驻联合国大使、高邮人秦华孙游后题诗曰:“水水清清碧碧,树树郁郁葱葱。鸟鸟叽叽喳喳,人人欢欢快快。”

依傍在运河东岸的界首古镇是高邮的北大门,有2000多年历史了。由此渡运河向西便是茫茫无际的芦苇荡,这是一处原始而又神秘的水乡泽国。游艇驶入青纱帐里,水巷纵横如入迷宫。深秋时节,芦花飞雪,云海茫茫,钻出水巷,来到两省三县交界处更觉碧波万顷,无边无际。这里水质澄澈,各种水产美味,四时八节应有尽有,大闸蟹更是远销海内外。蒲松龄说:“湖上买鱼鱼最美,煮鱼便是湖中水。”如今游人来芦苇荡水上餐厅,吃湖水煮湖鱼、湖水煮鲜蟹,成为品味高邮湖水鲜的最佳选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