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7 00:00:00 作者:方爱建 来源:今日高邮
王局长是农民的儿子,他能升到科级干部,可谓是一路顺风顺水。王局长唯一的儿子小王,从考上医学院到毕业后即进入市三甲医院工作,也顺心如意。
小王工作后不久,王局长就添了件烦心事,烦的是自己还有几年将退居二线,可儿子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了。虽有不少同事亲友帮其儿子介绍女朋友,但每次双方见面后均再无音信。王局长意识到儿子可能输在“包装”上。俗话说得好:人,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小王身材略低,平时穿着随便。王局长费了心思,请专人为儿子进行形象包装,希望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果不出所料,小王当年国庆长假期间就领回来一位同校学妹女友,而且系班干、校花。王局长夫妇高兴不已,左看右看挑不出一点儿毛病。女孩嘴甜手勤,博得局长夫妇高兴之下,电话预订市区最高档酒店一桌午餐招待女孩。席间局长夫人巧妙地与女孩交谈,从中了解其家境、父母工作等情况,当得知女孩目前尚无正式工作后,话语戛然而止,宴席也不欢而散。
原来女孩医大毕业后,参加事业单位编制招考落榜,目前在农村社区门诊做义工。王局长夫妇无法接受一个没有正式工作的未来儿媳,回家就劝儿子必须终止与其来往。
儿子口头向父母表示听从父母意见,以后王局长夫妇运用很多关系,请了不少人帮助给儿子介绍对象,其中有医院护士、企业会计、学校教师等,但均无果而终。因王局长对未来儿媳的条件很明确:必须在城区工作、本料学历、有正式编制的事业单位或公务人员,凡不符合其中一条都不行!
两年后的一个金秋之日,小王回家高兴地向父母报喜,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有女朋友了。”父母乐得让儿子快说下去,儿子讲:“你们还记得以前来过我们家的那位女孩吗?她经过两年的努力,现已考上事业单位正式编制了,下月即去市医保处上班。”儿子又说:“几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关系发展得也比较好。”王局长高兴地表示:“我和你妈同意你们的婚事,今年底就把你们的婚姻大事给办掉。”
按照习俗,王局长夫妇作为男方家长设宴请女方父母见面,商议子女结婚事宜。双方父母对子女结合的喜事操办时间、婚房、宴席地点、宴席范围等均无多大异议。唯有意见不一的是女方父母此时提出男方要给一定的彩礼钱,这让王局长夫妇颇为不爽。女方父母认为自己培养出唯一女儿20余年,如今又捧上金饭碗,现在要些彩礼是为日后养老之备用,理所应当,不出彩礼那就一切免谈,女儿如今又不愁嫁。后经双方反复商谈,最终王局长妥协,同意在孩子结婚前给予女方一笔礼金,并在女方提议下双方立了一份协议之后皆大欢喜。
婚期临近,小王与未婚妻各自回家取户口簿、身份证等打算去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此时女方家长早将户口簿藏了起来,理由是应先给彩礼后再办证,王局长则要求必须先领证后再付礼金。两个小青年左右为难,来回传递信息,并从中说好话让双方父母消除担心,而双方老两口却没有一点松口意思。
僵持数日,婚期逼近,王局长夫妇特别急。最终还是王局长脑子好使,他给儿子和未来儿媳两人共同曾经的班主任,也是两家父母都信得过的张老师打了求救电话,请其来为双方孩子婚事一手办证、一手交钱作个担保。张老师如约而至,最终在张老师做了有生以来的一次担保后,下面所有的事都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