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二丫头

2017-12-11 00:00:00    作者:戚晓峰    来源:今日高邮

 

二丫头小时候一直喜欢在外奔,没人管。

婚后,妈妈天天“管”她,晚上在哪吃?跟谁吃?

二丫头妈妈姓李,计划经济时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人们喊她李总。因生意忙,很少过问到女儿。特别这个二丫头,像男孩,在校就欢喜跟男生玩,十足一个“赛小伙”。一天玩下来,衣服没个干净,她妈妈干脆给她加件护衣,老远一看,“大褂佬”。

二丫头喜欢一个人东窜窜,西逛逛,抓一种叫“独角兽”的虫子到药店换点零钱,就去中街买包荷叶螺蛳,卤汁淌在小手上,小嘴将五个指头舔了又舔,生怕浪费一点汁水。钱多时,再挑上一杯色彩最鲜艳的“和蓝水”,倒在瓶中带进教室,用一根空心的玻璃丝,穿过课桌的缝隙,一边听课,一边手掐着细细吮吸,她认为这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高兴时,加根玻璃丝跟同桌“棉花包”分享。

后河,在她眼里是条大河,经常有船只来来回回,是她夏天最喜欢去的地方。每次饭后,她会快速收拾桌上的碗筷,然后披上一条毛巾,向后河飞奔而去。碗筷先放在条石上,忙绷开毛巾捕小鱼,筷子已全部随波流淌。回家怕妈妈骂,她悄悄地将碗往桌上一放,头也不回,直奔外公的修车摊子,那里是她的庇护所,她跳格房子,拾布子子,在地上画画,一般画竹子。

在那儿,她可以忘却所有的烦恼,玩困了就倚着桥墩睡一觉。

大小姐哎,你家二丫头在河边上睡着!这种声音在她家门口经常听到。她妈妈一边打着芦席,一边带着小女儿,回答道,不碍事,丢不了,饿不死,二丫头家家熟。

她最喜欢坐在邻居顾家门槛上打盹,醒来人家会客气地问她,二丫头,就在们家吃饭啊?其实,她就等人家喊,话刚落,她已拿起筷子坐上了最欢喜的长长的条桌。

在那儿,她可以离开父亲严厉的目光,桌上虽没得咸,但她吃得很开心。

说二丫头“赛小伙”一点不过分,人家男孩屁股后面喜欢挂一串废钥匙,她也模仿,装酷。一次,看到邻居墙头上有一串钥匙,她顺手往屁股后面一别,在街上很夸张地叮叮当当地兜了一圈。邻居一家进不了门,她妈妈赶快将钥匙送过去,回家后将二丫头狠狠地骂一通。

二丫头没事时经常看妈妈打麻将,后来,她玩得非常溜,赢多输少。从此,与麻将结下不解之缘。据说,二丫头“临盆”前还在“战斗”。

二丫头有小孩后,打牌不止,继续着往日的故事。直到在樱花音乐室碰到同学“棉花包”,算是彻底结束了她的麻将生涯。

这个“棉花包”小时候上学都是哥哥们轮流背到学校,冬日里总是裹着一层层厚厚的棉衣,“棉花包”就这样叫开了。她天生嗓音好,老师让她在课余教同学唱歌,还让她当音乐课代表,调皮的同学又给她取了个绰号,叫“会唱歌的棉花包”。

“棉花包”为人认真,工作一丝不苟,进厂就是检验员兼工会工作,吹拉弹唱样样来,全身跳动着文艺细胞。下岗后,她创办了一个音乐室,玩音乐,聊写字,谈绘画,品香茗。

“棉花包”带领着二丫头走走看看,二丫头顺手拿起画案上的毛笔,快速画了几叶竹子,“棉花包”说,画得不错,比你小时候在后河边地上画得好多啦!

伴着《云水禅心》的优美音乐,二丫头坐在窗前,“棉花包”泡上一杯“桔普”。二丫头先是高高举起对着阳光一照,颜色很美,再一尝,说比小时候的“和蓝水”好喝。“棉花包”说,既然好看又好喝,以后常来呗!

那窗,是一道景。窗下的二丫头,更是一道景。

在那儿,二丫头可以感受艺术的氛围,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

叮铃铃……不看电话二丫头就知道,这是妈妈家“食堂”的饭点。

昨晚,她妈妈低着头坐在沙发边的小凳上,抽着烟,烟头一红一红的,半天才缓缓地说,以前镇上人家称我“大小姐”,后来上城人家叫我“傅二妈”,现在邻居都喊我“傅奶奶”,唉!老了,要人陪!

想到这,二丫头鼻子一酸,背起双肩包向妈妈家甩骑。

看着这一幕,“棉花包”心里也酸酸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