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放鸭

2017-12-18 00:00:00    作者:毛玉高    来源:今日高邮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下放在高邮县川青公社姜圩大队第一生产队,放过鸭,而且放的是驰名中外的高邮麻鸭。

高邮麻鸭体态匀称,个大体重,体毛为褐色芦花样。它善水,合群,喜欢在水中觅食、嬉戏。当地农民利用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水下“活食”放养,于是在高邮各地便出现了“放鸭”这一农活,而且一直延至今天。高邮小河小渠小沟纵横交错,小鱼小虾小螺蛳和水草特多,放鸭人划着小船放鸭其实就是让鸭子多吃河里的这些活食,这样才能使鸭子多产蛋产大蛋,而且还能产更多的双黄蛋。

刚到生产队不久,队长分配我的任务就是放鸭。我一个知青从小在城里长大哪放过鸭子呀,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队长看出了我的心思,便鼓励我说:“试试呗,说不定能干好哩!”我只能服从队长的安排。

清晨人们还在睡梦中我就起床了,首先要“叫醒”鸭子,然后开栏放出,鸭子“呱呱”地叫着依次排队下水,我撑着小船跟在鸭队伍后面,不断吆喝:“咦啧啧——咦啧啧——”鸭仔们个个精气神十足,伸长脖子,划着蹼掌,撅起屁股,将扁嘴钻进浅水区域觅食小鱼小虾小螺蛳之类的活食,直至肚子吃得鼓鼓的歪歪的才肯罢休。鸭子很听人话,你叫它向东它不敢往西,只要你叫着“咦啧啧——咦啧啧——”它就会跟过来吃食或自己觅食吃。当然鸭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此时我就学着当地农民叫喊:“咦啧啧——下坛子了——”说起来也真怪,鸭子们还真的不敢“乱来”,再也不乱跑了。所谓“下坛子”就是杀掉鸭子下坛子腌起来的意思,鸭仔们能“听懂”放鸭人的话,因而变得害怕起来。我第一天放鸭时鸭子总是不听我使唤,大概就是因为我与它们相处得不够融洽,也或许是我乱点撑竿,再或许是因为我是它们的新主子,不习惯与我和睦相处的缘故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与它们朝夕相处,加之我放鸭动作和谐,逐渐加深了与它们的“感情”。我这个鸭团队拥有三四百“鸭兵”,我就是它们的“鸭司令”,只要我一声令下“咦啧啧——咦啧啧——”,没有一个不服从的,就连掉队当“逃兵”的一个也没有。我在放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麻鸭的生活习性,有的放矢地去放养它们,让它们吃得好睡得香。放鸭是个苦差事,每天放两趟,光叫喊一天下来就口干舌燥,更不要说是撑船了,对于我一个知青来说双臂酸痛是常事,但是每天从鸭栏场地捡回两三百枚鸭蛋,能给生产队带来经济效益时脸上的喜悦却是满满的。队长看在眼里甜在心头,连声夸赞:“你真的了不起!”

放鸭,我亲身体验了其中的辛劳和快乐,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经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