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二呆子

2017-12-25 00:00:00    作者:胡小飞    来源:今日高邮

老金跟父亲是同辈人。他头发稀疏,颧骨高凸,说笑之间闪露两颗金灿灿的大牙。幼年的我一度坚信外人喊他老金,就是因为他这两颗金牙。老金在兄弟中排行老二,乡人都称他二呆子,称他老婆二奶奶。

从我记事时候起,二呆子身体就不算硬朗。他患过胃病、染过肝炎、得过伤寒,很少干重活,挑把扛麦、割稻脱粒都是二奶奶一手包干,家境一度窘迫。二呆子没力气但有脑子。他在西圩脚下承包几亩田地,搭个简易屋棚,开塘围水养起了鱼。

我特别喜欢看二呆子喂鱼。鱼塘旁边是大片水杉林,飞鸟翔集,杂草丛生。当乡村里的缕缕炊烟冉冉升向被朝霞染得半红半白的天空,二呆子和二奶奶就挎着竹篮、拿着镰刀,去西圩脚下剐草喂鱼。满满两大篮青草均匀抛撒在河塘四周,大大小小的鱼儿立时聚拢过来,浮出水面逐草嬉戏,溅起点点水花。每当此时,二呆子总是咧着嘴,像看自己姑娘一样盯着水面上成群攒动的鱼头。

二呆子看塘的本事是出了名的。无论是月华如练的朗朗晴空,还是电闪雷鸣的夏日雨夜,总能看见他巡塘的手电在西圩的夜空中划出一道道“光柱”。我经常问二呆子半夜巡塘怕不怕,有没有见过鬼怪异类,二奶奶总是笑呵呵摸摸我的头:“呆小伙,世上哪有鬼,只有人吓人。”尽管二奶奶这么说,一想到月黑风高、野畜嚎叫的寒夜,二呆子独自一人在满是坟茔的西圩巡塘,就觉得特别人。被人偷了两回鱼,二呆子苦恼极了。一天,他从评书《草船借箭》中得到启发,用稻草扎了四个草人,碰上雨雾天气,就在夜幕降临之后将身着破旧衣裳的草人立于鱼塘四周,将收音机搁在茅厕棚里,调大音量整夜播放,自己躺在鱼棚里呼呼大睡。偷鱼人远远听见收音机声,加上夜幕中若隐若现的人影,只得悻悻作罢。每次跟乡人吹嘘“防盗”经验,二呆子总喜欢来一句:“四大金刚护塘,万无一失。”

家里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二呆子在二奶奶的支持下,承包后河养起了野鱼。每年年初往河里放几千尾鱼苗,不下肥、不投食,大小多少全靠天收,养出来的鱼味道极佳,供不应求。后河的鱼好吃,是大家公认的;二呆子看得紧,也是大家公认的。小伙伴们一有时间就蹲在半人高的草丛中偷偷垂钓;大人们看见二呆子远远走来,故意大声搭讪,听见二呆子说话,大伙急忙收竿走人。有一次,我和弟弟偷偷在后河钓鱼,不小心将吊钩甩到了身后的树枝上,被二呆子抓了个现行。他一边笑骂,一边出人意料地帮我们理线,猛然吆喝一句:“下次不许钓了。”我们接过鱼竿,拔腿就跑。

自从得了“鱼司令”的外号,二呆子养鱼越发得心应手。他觉得做道士不经风、不淋雨、吃得好、来钱快,既不耽误养鱼,还可以赚点小钱贴补家用。他找到做道士的大哥,金老大一口应了下来,告诉他不要有负担,会不会念经无关紧要,只要半眯着眼,和着木鱼的节拍,跟着大家小声哼哼即可。三场法事做下来,二呆子不干了。左右四邻疑惑不解,二奶奶告诉大家,二呆子做完法事回家途中差点被汽车撞到。二呆子觉得抬头三尺有神明,从此一门心思养鱼。

时光如后河的水,静静流淌了二十多年。清明回家祭祖,奶奶告诉我,二呆子得了癌症。病床上的二呆子形容消瘦,眼眶整整凹了一圈,他见到我咧嘴一笑,依旧闪着两颗金灿灿的大牙,一如二十多年前那般……国庆前夕,二呆子去了,二奶奶哭得泪人一般,女儿女婿风风光光给他料理了后事,把他葬在了西圩脚下那片他曾经留下无数巡塘脚印的地方。

如今的后河还是二呆子家在承包,只是从此再也看不见他巡塘的身影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