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帮厨

2018-01-22 00:00:00    作者:陈飞    来源:今日高邮

 

在部队那座大熔炉里,我们新兵连的生活,除了在俱乐部政治学习、在操场上军事训练,还要参加劳动,去炊事班帮厨就是其中的一项。

连里安排我去帮厨的时候,已是腊月二十八九。起床号一响,整理好内务,洗漱完毕,我们几个直奔炊事班而去,那时天刚蒙蒙亮。我们虽已入伍一月有余,但后厨还是第一次去,感觉有些“新鲜”,因为特别好奇一日三餐炊事班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听值日的“班长”说,他五点就过来“打前战”了。我们到达“厨房重地”之时,早已灯火通明。炊事班忙得热火朝天。整个厨房被蒸箱蒸出的、大铁锅冒出的水汽笼罩着,饭菜香、米汤香一阵阵扑鼻而来。我们“打下手”的六人被分成两拨:一拨人把炒菜匀到铝盆里端到饭桌上;一拨人把一屉一屉的米饭和一桶一桶的米汤抬到打饭的地方。一切准备就绪,食堂外的饭前一支歌已经唱响,各连已经带队过来等候开早饭了。我们这些帮厨的战士再各自回到自己的班里用餐,不搞特殊化。

帮厨是闲不下来的,大多做些碎事,比如择菜、洗菜、淘米、拖地。更何况,前几天地方政府下部队来慰问,送了二三十扇的猪肉、羊肉,活自然就增加了。那时,炊事班的剁肉声、炒菜声、洗碗声,宛若一首锅碗瓢盆的交响曲。

我印象最深的是淘米和炒菜。一顿饭三百多号人同时就餐,篾制的大淘米箩,与我们家里用的巴斗差不多大,一次能淘七十斤左右的大米。没有力气和基本功,就只有现拙的份了。“班长”给我们演示了一下,先扎稳马步,躬身弯腰,两手拎住淘米箩的两耳,然后左右两臂相继发力连续摆动,一气呵成。米在箩里上下翻覆,过一会儿再用自来水冲净,如此反复个五六次,这米就算淘干净了。炒菜自然更要靠手艺。三口直径一米大几的铁锅,铲子就跟洋锹差不多,油炸好,菜下锅,就得用铲子快速翻动,否则就要糊了。尽管是数九寒冬,每每炒一锅菜“班长”浑身冒汗。怕搞砸了,“站锅”的活一般不会轻易让我们尝试。

眼睛一睁忙到点灯。我们回到班里,熄灯号已经吹响。我穿的解放鞋湿哒哒的,袜子也被浸透,冲好脚,洗好脸,钻进被窝倒头就睡。我已提前在梦乡迎接新春佳节,因为我在帮厨时,探听到了节日期间的丰盛食谱。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