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梁猴子车行

2018-02-05 00:00:00    作者: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山路焦百二巷之间有一家梁猴子车行,颇有名气,远近皆知。经营这个车行的有两个“猴子”,老四梁新民被称为梁猴子,老五梁建松被称为细猴子(小名毛伢)。大家叫惯了,他俩不气不恼,照样搭声。直到后来岁数大了,小辈才称四爷、五爷。

为什么叫他们猴子,老一辈邻居说,他俩自小玲珑,少年时候为焦百二巷地主家养雀子就赚钱了,后来修车子敏捷刷刮,干活利落,顾客满意。他们晚辈告诉我,四爷、五爷待人脾气好,干活动作快,修车质量高,有不少“回头客”,焦百二巷及附近不少人家是他们的老主顾。

他们自幼没读过什么书,却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开始学修车,是从地主家一辆废车的拆车开始的,把车子能拆的一个个拆下来,然后再一一安装好,居然把废车“整”得能骑了。后来,不断摸索,手艺益精。车子龙头、叉头撞得走形,前轮“包饺子”扭曲,经他们敲敲打打、扳扳弄弄就恢复原样。有时遇到一部“只有铃铛不响,其他处处响”的车子,由于他们下功夫修、配、换有关部件,也能让顾客骑走了。当时买一部自行车,要花几担米的钱,不便宜啊。

他俩服务态度好,生人熟人一个样。自行车零部件都是托人从上海带,有的还是只有“洋文”的进口货,他们不加价。遇到龙头歪了、脚踏子不灵、坐垫歪了、链子掉了、支架不好撑了,他俩上去摆弄摆弄,说一声“好了”,分文不取。顾客一定要付钱,随你丢多少。有时顾客急匆匆前来修,他们立马动手,三下五除二,立等可取,让顾客兴冲冲而去。有时,则不是这样,因为车子要动大手术,要修要换,急不得。他们修好车,由一个“猴子”骑上车,在城里街道的人群中穿来穿去,我亲眼见过,后来知道,这是他试车,他要交出去的必须是一部合格车。城里车行不止他们一家,南头有徐家车行,北市口有孙家车行。各车行相处很好,有时需要什么零配件,大家互通有无,一个目的,为顾客服务,修车赚钱。

梁猴子车行不仅修车,而且出租自行车。自行车型号有22、24、26、28的,款式有直杠、弯杠的。出租自行车,本地口音的一般不丢押金,出租费用是每小时一角钱。前来租车的有几种人。一是学骑自行车的。车行斜对门的60多岁的朱强小时候向妈妈要一角钱,去学骑自行车,几次一学,会骑了。二是要办事的。路远,租个车子快速方便。三是学生放假的。租车是为了在城里或下乡玩,有时还结伴而行。梁猴子车行有一二十辆自行车,经常“俏”得不剩一辆。也有单位前来租车。解放初期,高邮镇镇政府设在焦家巷,干部到周边地区有事或开会,也租车出行,基本是当天出外当天归。

梁家兄弟俩后来都进了工厂,当了技工。老五在汽配厂干了几年,被县政府行政科看中,调到政府里专门修理自行车。

高邮第一代修车的梁猴子哥俩靠手艺置的房产,如今由他们的子女住着。后人们在自家房子或租的房子开了面店、服装鞋子店,生意和当年车行一样红火得让人称羡。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