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5 00:00:00 作者:毛玉高 来源:今日高邮
1977年8月中旬,大队部接到高邮县川青公社民政科打来的电话,说我被扬州地区知青办上调分配到扬州市某全民单位工作,我开心得不得了。在那个年代能进全民单位工作着实令许多人羡慕不已。8月下旬经高邮县人民医院体检合格,我被扬州某单位接走,开始了在扬州工作的历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那时候交通落后,高邮至扬州对开班车平时一天只有两班,错过班车时间再也无法乘车,虽然春运加开班次仍然“僧多粥少”,即使买到车票也未必能走得掉。那时的车站“小、乱、挤”十分严重,力气大的就能挤上车,好不容易挤上车却没有座只能全程站着,车内更是拥挤不堪。
每年春节前回高邮探亲交通成了大问题,于是我横下一条心干脆就骑脚踏车回邮探亲,这样既方便出行又锻炼身体,还能节省一块四角钱的车票钱(1977年我月工资仅21元)。
1978年腊月的一天,天气晴朗,我归心似箭,把单位发的年货绑在脚踏车后面的书包架上,全身从头到脚防护以抵御数九寒风的侵袭。跨上我省吃俭用下来的160元钱买来的“大桥牌”脚踏车,从扬州大桥出发一路骑行。我谨记单位同事的再三提醒:“骑长途速度不能太快,一定要悠着点,否则骑不到邵伯你就瘫了。”所以我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均衡骑行,以这个速度到高邮60公里路程需要4个小时,骑行需要耐力和技巧,稍不留神就会半途而废到达不了目的地。一路上我谨慎骑行,脚不停地踏,车轮不停地运转,50分钟工夫就到了江都城区,一路骑得非常轻松。趁着一股劲儿,由江都继续蹬踏,遇到了一段百余米的上坡路,脚踏上坡有点吃力,便下车推行以便保持体力,遇到下坡路段时就手带刹把就势冲下坡,不费任何力气就能冲个几百米远下去。
到了邵伯,一半路程就算骑下来了,在邵伯船闸稍作休息,喝了几口自带的热水,继续北下。到了车逻,我的右腿却不听使唤了,原来是我的腿抽筋了。此时我已骑行了50公里,耗时三个半小时了,担心最后10公里路该怎么办!于是我停下车,站在路边,用双手轻轻按摩、搓揉促使抽筋的右腿放松紧绷的肌肉,5分钟后右腿恢复了正常。刚跨上座垫,感觉腚疼得不得了,只得咬咬牙继续上路。这10公里路骑得十分艰难,因为浑身累所以骑得太慢了,足足耗去了一个小时。
那个年代通讯也十分落后,打个长途还得去邮电局,并且还要等2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通上话,我骑车回家探亲并没有事先告诉父母,为的就是给他们一个惊喜。“叮铃——叮铃——”一阵铃响,“爸妈,我回来啦!”爸妈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