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腹子”的父亲

2018-04-09 00:00:00    作者:周瑞凤    来源:今日高邮

 

在我们这儿,遗腹子也叫腹子。提起“腹子”,我的爱人晏永珍,她在娘胎才4个月的时候,父亲晏子云就在张轩白马庙英勇就义。她不知道父亲啥模样,“爸爸”这个称呼对她来说,只能在心中默念和在烈士碑前哀悼。

自1941年10月周庄战斗后,新四军就在高邮县官垛区一带播下了革命火种。同年,我的岳父——苦大仇深的晏子云由官垛区农抗会会长方农高介绍,参加了白马乡农抗会工作,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春,白马乡实行“新乡制”,经过“豆选”,晏子云当选为白马乡乡长。他紧密联合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工作。有一次,他和周保金同志在白马庙召开减租减息动员大会,白马乡的地主和富农恨之入骨,哄闹会场,将他五花大绑,企图谋害。周保金机智地跑出去报告了狄奔同志。狄奔带领武装民兵火速赶到白马庙,他才获救。从此,他的革命信念更坚定了。第二次,晏子云又到白马庙开会,义正词严地对这群坏分子说:“租和息是一定要减的,谁敢与人民为敌,与共产党为敌,决没有好下场。我这个‘铁柱乡长',你们是摇不动的……”

1944年,晏子云调至高邮新华书店任经理。1946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解放区,苏北形势日趋严峻。一天,他接到上级命令:第一,保护好新华书店财产,并迅速向农村转移;第二,限三日内,所有的同志都要撤到农村去。他随即和周保金、周如宝等同志把新华书店的财产转移到黄六四庄。当他们返回时,国民党反动派已占领了高邮,正向农村推进。这时他鼓励大家:要沉住气,失城不失乡,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没过几天,他们就在大吉垛与县委书记李健接上了头。李书记对他们说:“因为你们熟悉当地的情况,县委决定你们留下来,你们要村不离村,乡不离乡,领导群众坚持原地斗争。”

他们接着向西转移,刚走到叹气庙大圩时,就发现大批敌人向他们这里开来。怎么办?前不着庄,后不靠荡。在这紧要关头,晏子云看见水田里有一张水犁,便急中生智地和同志们一同下地耕起田来。敌人以为是几个农人在拉田,他们才化险为夷。

后来,他们和区委书记狄奔同志接上了头,狄奔再三嘱咐他们:坚持原地斗争,要提高警惕。经过研究,他们各自分散隐敝,进行地下斗争。晏子云就暂时隐蔽在他岳父家。不久,由于坏分子周学富告密,晏子云不幸被敌人逮捕了。他临走时安抚岳父说:孩儿不能尽孝,只能为革命尽忠了。在路过周学富家门口时,他向周学富大声警告道:“我这个‘铁柱乡长'是摇不动的,你放明白点,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晏子云被捕期间,经受了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灌“水猪头”,坐“老虎凳”,受尽了折磨,敌人一无所获。1946年11月23日,晏子云残遭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解放后,告密的坏分子周学富被镇压了。

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起晏子云烈士,就迈过了一个一个坎。如今,我们三个儿子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各自都有自已美满幸福的家庭。我们老两口生活也很幸福,当地常有人说,“晏永珍这个‘腹子'真变成‘福祉’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