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9 00:00:00 作者:曹坚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城墙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距今已有近1050年历史了。南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建楼于高邮城四门之上,而北门名为制胜门、屏淮楼,就在现在的通湖路与中山路交叉路口。约60年后,即南宋嘉定七年(公元1241年),又将高邮城增设四面库城(瓮城)。明清时期在北门内瓮城外侧增建了外瓮城,也就是现如今建成的高邮北门瓮城遗址公园中恢复的残墙位置,至此高邮北门形成了双瓮城格局。
筑城本就是防守御敌用的,瓮城也就成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当然还有城外的护城河。瓮城就是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因此它成凸字形。高邮解放前后北门城墙的走向是:向西即现通湖桥西通湖路直至运河二桥西运堤老通湖闸;向北即现在瓮城遗址公园西侧;而北边城墙应从现在的遗址公园北侧直至高邮港务处拐向南;从水韵星城向东的通湖路是城墙,直至北海广场折向南,即如今的商品街为东门城墙。
那时只有一处北门城门,高邮人习惯称呼北门,护城河上即现在的北门桥,是砖拱桥。北门城门里即所说的瓮城很大很荒很旷,东南角有一座关帝庙。这里曾经是1945年底抗日战争最后一役高邮战役的主攻战场之一。当时高邮城墙高耸,又有护城河环绕,四门城墙上都建有日本鬼子的碉堡,易守难攻。日本岩崎大佐率独立第92混成旅团第626大队及炮兵中队1100余人,还有伪军二方面军孙良诚部之第42师全部5000余兵力拒不向粟裕指挥的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缴械,而是接到命令要向国民政府投降。粟裕几次电报党中央,坚决要拿下高邮城。高邮战役打了七天七夜,兵临城下,攻城艰难,东门佯攻,北门突围,终于攻破城池,最后由新四军八纵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于1945年12月26日凌晨在洪部礼堂(即公园礼堂,鬼子司令部)举行受降仪式,粟裕司令员隐身于我方干部队伍之中,目睹了接受侵华日军驻邮最高司令官岩崎大佐投降的一幕。这是共产党新四军的重大军事胜利,保卫了华中解放区的胜利果实,这就是高邮第一次解放。1946年内战爆发,国民党黄百韬兵团从扬州挥师北上,新四军北撤,高邮城重新被国民党统治,直至1949年1月18日夜,驻高邮的第51军及41师等四个团蒋军由于内外受敌,终于支撑不住,仓皇南逃,被占领28个月的高邮,未费一枪一弹,又回到人民手中。所以高邮有二次解放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高邮人民剧场在北门城门西侧空落地崛地而起。有这个规模像样的剧场,高邮人看戏饱了眼福,著名的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以及上海著名京剧武生盖叫天都曾在人民剧场演过拿手好戏。当时高邮拥有京剧团、越剧团、淮剧团三个剧团,上世纪60年代后又有了高邮扬剧团,可谓百花齐放。人民剧场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失去当年的辉煌,上世纪80年代改称人民影剧院,其下属百花书场曾举办过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文学讲座,轰动了高邮全城,成为高邮文坛一大盛事。
而北门城内东边这块空地就建了民生饭店,这在当时是高邮最高级的一家饭店。它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上世纪50年代的营业用平房建筑,但比当时高邮老饭店,如北门外的五柳园,、东头街上的赵厨房、中市口的秦邮饭店来说,民生饭店盖一了。它一是门面新,二是市口好,三是厨师手艺高,红白二案的大厨都是高邮顶尖的。所以当其时高邮人以到民生饭店早上吃个早茶、中午晚上吃顿酒席而引为自豪。民生饭店后又改称高邮饭店,改革开放后,最终消失于企业改制后,成为历史。
以后的在北门桥西护城河段建成的城北农贸市场倒很繁华,摊贩云集、买卖兴旺、车来人往,遗憾的是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脏乱差难以根治。随着市河二期工程的建设,市河与养丰闸河的连通,曲水溪园新的美景令人笑逐颜开。2015年在对北门菜场和人民剧场进行拆迁时又挖到了了部分城墙墙基和标有“高邮军城砖”字样的扁砖,我也有幸在工地工头的热心帮助下,替我下到地坑用我的手机拍过照。借助这些古迹,考古专家经过多方论证,推断该处墙基应是源于宋代的高邮北门城墙遗存,以后又挖掘到明清时期的外瓮城城墙根基,还有筑城时打下的木桩以及藏兵洞遗址和石构建等物件。这些重要的历史考古发现极大地丰富了高邮北门瓮城遗址公园建设的内涵构建和蓝图规划。
建成后的高邮北门瓮城遗址公园并不是历史上北门瓮城全貌,主要受北门大街路东的宏信龙超市及香格里拉公寓等建筑所掣肘,连北门门洞也难以复建,而只能恢复明清时期所修建的外瓮城城墙及城门部分,按考古位置和古代形制,在现有条件下通过老北门城门洞西侧残墙及东侧道路铺装变化而成。古时候北门内外二道瓮城有三道城门洞,最后仅存老北门门洞,南门洞早已不复存在,但曾留下东西两侧城墙土堆,这二个门洞都是南北向。如今修复的东西朝向的外瓮城城门楼又让人们再次领略到那悠久远古的古城墙历史风貌,在此设立的北门遗址博物馆里以详实的图片、文字和部分实物向参观者介绍高邮古城池变迁的历史节点;描述了在高邮古城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战事;展示瓮城遗址考古发掘重要成果。行走在城楼门洞的玻璃栈道中,脚踏于宋城墙地基柱洞上,犹如走进一条深邃的历史时光隧道,去找寻高邮古城那段消失的记忆。恢弘大气的瓮城门楼,蜿蜒起伏长达400米的城墙步道,斑驳的古城墙基,深藏于地下数百年又重见天日的明清时期瓮城青砖甬道以及藏兵洞,传神的古战争主题雕像,迎风招展的古战旗,让人仿佛穿越到那古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三钜公,制胜承州”文化浮雕向人们展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张浚三钜公横刀立马、金戈铁甲、所向披靡的英雄形象,整个浮雕的中间部位采用了深雕手法,立体感强,效果极佳。
遗址公园这处景点从不同侧面向市民介绍了高邮城悠久的历史,高邮城漫长的历史发展轨迹。在这里建一座集历史保护、遗迹展示、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广场,让现代元素理念和历史遗存价值实现了完美结合,让历史遗迹化腐朽为神奇成为旅游景观,更让人们在现代化生活中多了一层历史厚重感、敬畏感,它也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邮城再增了一处新的历史文物亮点。千百年来人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市河如今打造成了风光带,南起南水关中经水部楼北达养丰闸,与北门遗址公园连成一片,一路亭台一路景,古色古香古味浓,把高邮古城西部后老街区华丽变身形成了休闲观光旅游景区大走廊格局,高邮古城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