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端午的艾蒿和菖蒲

2018-06-07 00:00:00    作者:姚金斌    来源:今日高邮

 

端午节之际,家乡流传一种民间习俗,人们将菖蒲、艾草挂在门楣辟邪。

艾蒿野生,荒地、路旁、河边及厦基等地蓬勃生长。艾草一茎独上,叶子羽状深裂为狭线形,背披白色绒毛,菊科植物。蒌蒿、青蒿、野蒿与之近似,药味浓烈,兼为食材,略具养生功效。《诗经》里有“彼采艾兮,如三岁兮”的诗句,被誉为“千年不言不语的养生草”。

菖蒲临水近岸而居,是一种水生的植物,一般长在河溪边、池沟地坎,或与一片浮萍、或与一丛菰蒲结伴,东边一二丛,西边三四簇。菖蒲群叶如羽剑,长约半尺,根瘦如虬,疏密而有致,甚是潇洒。《名医别录》记载:菖蒲“一寸九节者良”,系根茎之环节紧密相连,如盆景之一寸三弯,药性显著不同,观赏亦佳。更有案头清供者,乃虎须石菖蒲,以紫砂为盆,与兰草为伍,清水疏石间略透灵气,彰显书斋文化。原本是很寻常的植物,被挪移一下,出水的菖蒲居然水韵天成,出乎意料。可谓:撷菖蒲于卧榻之侧,蕴水韵于书几之上,融自然野趣于一盆。菖蒲出淤泥而不染,“清水出芙蓉”,品性高洁,甚为文人雅士所爱。

五月,端午节临近。“五月五,午端阳,家家户户插艾忙”。母亲就叫我去厦基、河溪,收割艾蒿和菖蒲。仪式很虔诚,用一根红绳子捆着艾蒿和菖蒲,系上香囊、小粽子挂在屋的门楣上。这一直是一件充满神秘的事情,也一直让我内心肃穆而敬畏。为了方便取材,母亲于是去移植它们,艾蒿种植到自家的院子旁,菖蒲根一排排码到自家的河边。它们繁殖力很强,一会儿窜得到处都是,青青漫漫。

多年以后,在城市里要找齐端午节用的几种草,只能去地摊购买。艾蒿和菖蒲一束束捆扎整齐在街边的小摊上叫卖。霎时,端午节的味道袭遍记忆的每一个角落。只是少了收割艾蒿和菖蒲的经历,多少有些遗憾。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