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8 00:00:00 作者:秦一义 来源:今日高邮
全年二十四节气编排出来主要是安排农事的,比如种植水稻,跟这些节气息息相关。
大雪冬至正是农历十一月时候,田里已经种完了麦子,栽完油菜苗,留着秧池的田块也有时间耕翻了。农家种几亩田,秧池面积也不算大,一般人工用大铁锹挖土块,土块挖得越大越好。冬前耕翻秧池,是为了让挖出来的泥土经历严冬的冰冻。一个冬天的风霜雨雪,泥块都酥透了;冻,又起到杀灭病虫害的作用,有利于来年整地做池子,更有利于后来培育壮秧。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春天气息渐浓,野草萌发,杨柳依依。农民们向秧池地里施撒人粪、猪脚灰等有机肥,并把有机肥翻入土中。
清明谷雨,一派祥和,人们踏青赏景,流连忘返,农事之一是继续耕翻秧池泥土。耕翻前先撒一交复混肥料,至此,播种前的营养基肥已全部下完。有机肥、化肥早早混入土中,与泥土一起发酵。施得迟,发酵不充分,会烧秧苗,乃至秧苗大面积枯死。
播下肥,翻了土,拉起绳子挖沟沟,一垄垄地块,一条条水沟。秧池的模样出落得好,就专等落谷了。
立夏总秧齐。”这是农谚。至立夏节气,包括晚稻种都已落谷完毕。
“芒种刀下死,老少一齐亡。”说的是割小麦。芒种前后,小麦成熟,开镰收割。收了油菜籽、麦子,就可以耕翻土地,灌水栽秧了。
“栽秧栽到小暑头,又有车来又有牛,有的人家带咸菜,有的人家带香油。”说的是旧时光,亲帮亲、穷帮穷栽秧的事儿。有的农家替人家做长工、打短工,等人家的秧插完了,一晃已到了小暑节气,自家的一两亩田还没有来得及栽上秧苗。季节不等人,再不立即栽插就晚了,因为晚稻怕北风,如果初霜冻来得早,过分迟栽的稻秧,结出稻谷未长成熟,要遭霜欺。每每于此,这些人家的田里就有众乡亲帮忙:水车架起来车水了,耕牛犁田打耙了,来帮忙的人还自带饭食。
一栽就管。大暑、立秋、处暑等节气是水稻秧苗生长旺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防治病虫害、除草、施肥等活一环套一环,哪一环也不能少。
白露秋分时节,稻浪滚滚,遍地生金。
转眼间,土地流转,大势所趋,许多地方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有的随子女入城,也有些人在城里呆不惯,返回乡村,遛遛田头地角,看看人家庄稼长势;有时他们翻看号头纸(日历),嘴里念叨:又是清明了……又是芒种啦……浓浓的土地情结还是那样化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