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二珠戏龙

2018-06-28 00:00:00    作者:卞学泗    来源:今日高邮

 

三垛小镇的居民,世代生活在前河的两岸。

晨起和煦的阳光喷薄在前河的东头嘴,把小镇染成了金黄色。据说东头嘴盛产小银鱼,味道极鲜美,因此人们也叫它“银鱼滩”。

日头见高,买菜的,喝茶的,大都汇聚到了沿河畔,一天充满生机的生活拉开了大幕。

傍晚的夕阳泼洒在前河的西头湾。西头湾是有名的“蚬子滩”,这里的蚬子鲜嫩肥满,是小镇居民必尝的河鲜。

东西两颗明珠,中间前河,有人将此美景戏称为“二珠戏龙”。

相传小镇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小镇上的人们说的都是以吴语方言为基础,夹带浓浓的北方语音的三垛话,方言的味道既有别于南方的侬侬细语,与北方的侃侃而谈亦相差甚远。有些乡绅干脆戏称为“北方的扬州话”。

小镇上辈有人出,秦少游、卞五太爷、吴三桂(未考证)据说都出自该镇,近代的姜恩柱、秦怡、秦华孙等肯定是该镇的居民后代。文革后一批学者、官员涌现,常为小镇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如今的小镇向北、向东扩展了不少,处处显露出现代农村集镇的气息,唯一遗憾的是老前河已经基本毁损,二桥口早已不复存在,缺少了“龙气”。若在老二街复古工程后,老前河恢复疏通,届时“二珠戏龙”的情景定会让人驻足流连。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