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 00:00:00 作者:淖柳 来源:今日高邮
我读“高小”的时候,也就在“文革”前一二年吧,我们家住在县果园职工宿舍区里,一排宿舍住着五六户人家。我家住在第一排的最西边,屋后和西墙都被茂密的竹林包围着。宿舍屋基较高,往西有一条不太长的坡路。在坡路将尽的西南边,有一小块空地。那年春天,在老师要求帮助家人做做家务、动手栽种的鼓动下,我和妹妹要求种黄瓜,母亲乐意地答应了。
我从当地老职工何鹤银伯伯家弄来些黄瓜种子。母亲和我们一起开垦坡下的那片空地,翻土,清草根,晾晒,撒下草木灰、猪粪脚子,晒二三天翻一次,一周多之后,做瓜埂子了。做成高于地面20公分的瓜埂5条,埂长10多米,埂宽约40公分,埂与埂之间留有相宜的浅沟,以便浇水不溢出,下雨不积水。每30公分间距,用手刨有半指深的小坑,放进瓜种,每坑约5颗,盖上土,再浇些水。每天早晚,我和妹妹都来浇水。浇一回盼一次,盼瓜苗能早点冒出来。约10天,嫩嫩的瓜芽冒出来了。我和妹妹高兴地一埂埂望,一颗颗数,多冒一棵,就多一份开心呐。一天清晨,看到几株瓜芽倒在地上,我们惊讶地告诉母亲。母亲说,坏了,有蛴螬(也叫“土坛”“地蚕”,一种躲在土里,专吃植物嫩茎的金龟子幼虫)。以后,我们娘儿仨每早起来查捉蛴螬。半月后瓜芽都出齐了。瓜芽出了地面,迎着光明的世界长得飞快,不知不觉有尺把高了。伸在瓜秧头上的多条丝须,长长地探向前方,猴急得很,见什么就缠什么,瓜秧要大展身手、放藤高就了。
母亲挑来几大捆芦竹,带着我们搭瓜架。我们把一根根芦竹插在瓜埂的两边,交叉相别,在一米五的高处扎紧硬实的横担。这5排瓜架既结实又好看,犹如单位门前的照壁。起初,瓜架上的藤蔓稀稀朗朗,半月之后架子被瓜藤全覆盖了。嘿,有花蕾了,青青的、嫩嫩的,夹在藤与叶子的根部。一根瓜藤从底端最初的花蕾数起,往上有好几个呢,越往上花蕾越小越嫩。再过上几天,瓜花梯次开放了,羞羞的、粉粉的、黄黄的,多数是五瓣的,也鲜有六瓣、七瓣的。在茼蒿花、丝瓜花、南瓜花、向日葵的黄色花家族中,黄瓜花真黄,黄得透彻、大气;黄瓜花真香,香得沁心、撩人。架上、藤上、花上,飞、落着蜜蜂、蝴蝶、蜻蜓,爬着好多的蚂蚁、刀螂、叫油子。能分出公花和母花了。公花花蒂下面是长不大的梗,母花花蒂下面的瓜纽子一天天发育成长,从火柴杆、蚯蚓状、手指大到镰把柄粗,真是让人喜爱。我要用手摸摸瓜纽子,母亲不许,还认真地对我说,不能摸,一摸就不肯长了。黄瓜上的粉刺,由绒网状、嫩刺到蜕变成黑点,黑点脱落后,连缀成美丽的花纹;黄瓜的颜色,有的从嫩青、老青到青黄演变着,还有碧绿、浅黑、雪白、鹅黄的,五颜六色的黄瓜从瓜架上坠了下来。
5架黄瓜比赛似的孕育着生产着,摘了一批又是一批。我们家炝着吃,炒着吃,做汤吃,整条切成两半、腌制后入冬吃,也常常送些给左邻右舍。有时我们还摘上一篮放在路边,让上下工的自取;有时还带些到学校,让老师、同学们尝尝鲜,就这样还剩有好多。我问母亲:黄瓜怎么这么肯结?母亲说:瓜种好,底肥足,通风透光,再就是老天爷奖励你和妹妹的劳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