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2018-07-31 00:00:00    作者:姚正安    来源:今日高邮

 

青春在招引,奋斗在闪光。

一位退伍老兵告诉我:一对90后退伍恋人,放弃城市生活,在卸甲镇郭楼村办起了家庭农场,从事草鸡养殖。男青年是郭楼人;女青年是安徽马鞍山市人,标标准准的城里人。

这个消息深深地刺激了我,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感。

我是农民的儿子,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多年,由于工作关系,一直与三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知写过多少篇三农方面的调研报告,曾无数次地思考着三农的未来,甚至呐喊“谁来种田”!

是啊,谁来种田?!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太少了,有文化的青年更是凤毛麟角。

这一对退伍恋人无疑是青年,是有文化的青年。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们从城市走向农村,选择农业作为创业奋斗的方向?

那是怎样一座农场,怎样一个养鸡场?这些年,我看过太多的家庭农场和智能化养鸡场。高大的鸡舍,宽敞的办公室,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想着想着,我突然笑起来。

7月16日下午,在那位退伍老兵的陪同下,顶着如火的烈日,驱车前往鸿翼家庭农场。弯弯曲曲,坎坎坷坷,车子被叫停在一排低矮的房子后面。

细看,简陋的门楼边挂着“高邮市鸿翼家庭农场”的牌子。

一位皮肤黝黑的年轻人走出来。

老兵说:“这就是小李,农场主。”

停好车,我扫视了一下农场,除了几幢简易的鸡舍,就是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一目了然,一览无遗。

我们随主人走近路边矮小的房子,跨进挂着“办公室”的那一间。房间很窄,拥挤着两张办公桌和椅子。桌子上满是灰尘。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与客户的对话框。

我的心里,有点凉凉的。巨大的反差,是我始料不及的。

不一会,一位年轻女士走进来,白皙的皮肤,姣好的身材。小李忙着介绍:“这位是我的女朋友小邵。”

这样的环境能使两个年轻人安营扎寨,一定有他们的理由,也有他们的故事。我应该用心听听他们的故事。

1

我们让小邵先讲,小邵毕竟是“客人”。

小邵,名晓明,祖籍淮安,出生于安徽马鞍山市。

马鞍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地处苏皖交界,有山有水,近江临海,每年九十月间,满城桂花,气盈馨香。

眼前的邵晓明虽然不是城里女孩的装束,但难掩优雅。

邵晓明高中毕业考取了马鞍山师范学院。按照正常的逻辑,大学毕业后,可以当老师,可以考机关,也可以入职国企央行大型民企。

但是,邵晓明却于大三年底报名参军。邵晓明说,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父亲就是从部队转业到马鞍山的,我崇尚军人,希望到部队的大熔炉里锻炼。

做过多年教师的母亲,有想法,认为女孩子不适宜当兵,但还是尊重女儿的选择。

邵晓明如愿来到福建某部队。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连集训,被分配到某空军指挥所,做通讯兵。

部队的生活是新鲜的,也是艰苦而枯燥的。邵晓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发展业余爱好,唱歌跳舞演小品,成为文艺骨干。

邵晓明有点害羞地告诉我们,在一次下连队慰问演出时,认识了充当群众演员的李健超,互留了通讯方式。

几个月后的2013年底,邵晓明退伍了。

谁也没有想到,那一次邂逅,却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改变了邵晓明的人生。

2

李健超出生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在当地一家民企上班。2009年,李健超考取了省重点中学高邮中学,这对农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跨入大学门。

可是,高三第一学期正在迎考的关键时段,李健超作出一个令全家都很震惊的决定,他要报名参军。

爷爷奶奶不肯,就一个孙子,怎能当兵呢?

爸爸妈妈不同意,考上大学,找份工作,成家立业,当兵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李健超拿不出很多理由说服家人,只咬定一条,从小喜欢军人,早就做好了当兵的准备,要到部队去磨炼自己。

争论的结果,李健超顺利通过体检政审,来到福建某空军机场当上了警卫战士。

在部队,李健超刻苦锻炼,每个科目都名列前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李健超自豪地对我们说,正是那次当上群众演员,才有机会结识邵晓明,否则就不会有后来,更不会有今天。

李健超学习也很用心,通过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而且通过部队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掌握了不少科学文化知识。

李健超本可以在部队干下去,领导与他谈心,让他干司务长。他向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要回家干一番自己的事业。领导表示赞同。

李健超完成了两年义务后,与邵晓明同时退伍了。

李健超感慨,部队两年,时间虽短,收获很大,锻炼了体格,培养了意志,懂得了人的一生应该做些什么。

3

退伍后的邵晓明回到了马鞍山,忙着找工作。

2014年9月,邵晓明考取了马鞍山中级法院执行庭书记员,一年后转为正式事业编制。

人在马鞍山的邵晓明,心却牵挂着江之北的李健超。

李健超从部队退伍回乡,村党组织很重视,很快让他担任团支部书记。郭楼村党总支书记陈一明说,我们是将他作为苗子培养的,农村需要有知识有理想的年轻人,李健超在部队锻炼过,有热情有抱负,充实到村领导班子一定大有作为。

劳动之余,李健超时时惦记着桂花之城的邵晓明。他们通过现代交流手段,沟通思想,交流想法,感情日渐加深。

李健超说,爱情虽说是两个人的事,但也必须尊重父母。我的父母除了担忧还是担忧,城里的姑娘会嫁到农村、嫁给农民吗?

邵晓明的父母是什么想法,会不会支持?李健超想不出一个理想的答案。

为了靠近马鞍山,为了接近邵晓明和她的父母,李健超辞掉村里的工作,只身到南京打工。

李健超趁休息日来往于南京与马鞍山之间。起初,邵晓明的父母是什么态度,不说也能猜到,很现实的问题,一个城里长大、捧着铁饭碗的姑娘,嫁给没有稳定工作的农村孩子,可能吗?

我不知道,李健超采取了哪些办法,邵晓明又用了哪些功夫,邵晓明的父母居然同意了,而且举行了传统的小订仪式。

爱情确定了,事业在哪里?靠着在南京打工的四五千元一月收入,是难以支撑家庭的,更难以兑现让爱人幸福的承诺。

李健超又转战上海。工资虽然高了,但总是为人打工。我能不能为自己打工,做自己的老板?李健超问自己。

在上海,他边打工,边跑农贸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农村的土长食品很受上海人的喜爱。

李健超想,我的家乡是水乡,自然环境好,完全能种养出优质产品。

一番考察,李健超准备养鸡。

父母反对。你从来没有养过鸡,家里又没多少钱,亏了怎么办?

李健超说,我年轻,失败了可以爬起来再干。不管是小老板,还是大企业家,没有谁,一干就成功的。

父母架不住李健超的坚持,说,你干什么,我们不管,家里就这些钱,全给你。

2015年3月,李健超回到村里,着手筹办家庭农场。

说情投意合,一点不玄。李健超将养鸡想法告诉邵晓明时,邵晓明全力支持。当然邵晓明也有自己的盘算。她直言不讳,我工作的法院,大多数都是科班出身,我这个半路出家,怎么干也就是打打下手,与其混日子,不如与李健超一起干,干好干坏,都是干过了。

邵晓明的父母真是开明,除了担心女儿不适应农村生活,没有提出过多的反对意见,而且支持了一笔钱。

2015年5月,镇村领导急事急办,流转了30亩土地,支持李健超开办家庭农场。鸿翼家庭农场正式开工建设。

4

创业总是艰难的,筹措资金,购买物资,办理手续,召集工匠,每一件工作都得李健超去做。李健超仗着年轻,仗着激情,一天睡几个小时,不觉得累,不感到烦,看到鸡舍一天天成型,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2016年春天,邵晓明从马鞍山来到郭楼村,与李健超一起入主鸿翼家庭农场。第一批1万只鸡雏顺利进入育雏室。

春寒料峭,小鸡热不得,冷不得。

邵晓明介绍,连续十天,两个人寸步不敢离开育雏室,顾不上休息,顾不上臭味熏人。邵晓明负责记录鸡雏的生长情况,李健超负责调节温度、喂食。

鸡雏安全度过了危险期,进入大棚。

李健超和邵晓明从没有接触过养鸡,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们买来书籍,日夜阅读,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李健超还到周边养鸡场跟班学习。

第一批鸡五个月后出栏,卖给贩子,不亏不盈。李健超说,对于我们,不亏就是盈。

经人点拨,卖给贩子,不如直销。李健超在亲友的帮助下,在镇江租了门点,由父母负责销售。

直销提高了利润,也收集了消费者的消费需要。邵晓明这样解释直销点的作用。

农人们都知道,养殖是高风险行业。李健超很快就遭遇了风险。

这一年的下半年,又买回了1万多只鸡雏。鸡雏长到一斤多重,都很顺当。可是,某一天,突然发现有小鸡死亡,连着一星期,每天死亡一百多只。

邵晓明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苦啊难啊险啊,不敢告诉父母,因为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坐在我对面的邵晓明讲到这里,眼眶红了。

李健超稳住情绪,请教兽医。兽医回答,很可能是鸡瘟,你的那些鸡都可能保不住。

邵晓明当时就哭了。但她通过查对资料,通过解剖,觉得症状与鸡瘟不完全相符。

李健超又背着死鸡,请教扬州大学动物医院的医生们。医生们经过检查化验,安慰李健超,不要害怕,你的鸡得的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类似于人的病毒性感冒,用些药,调节好大棚温度,几天后,会好的。

按照医生的指点,鸡病很快痊愈。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鸡即将出栏的时间,又闹起了禽流感,活鸡不得进市交易。一万多只鸡关在栏里,每天仅饲料就得一千多元。直到第二年的3月份,母鸡生蛋了,每天都产200来斤蛋。直销点也销售不了。

李健超与邵晓明推着车子,在镇江的大街小巷叫卖。

李健超心疼地说,鸡病加上禽流感,一下亏了15万元。

禽流感解除了,养鸡场又恢复了正常。2017年养鸡10万羽,赚了30万元,给两个年轻人以极大的激励。

2018年时间过半,形势不错,已经赚了去年全年的钱。

李健超说,整个家庭农场投入180多万元,大多数是借的。赚钱的意义还不在于可以还债,可以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证明我们的选择没错,给我俩以及我们的家人以信心。

我们走在不大的农场内,两幢鸡舍里的鸡临近出栏,另两幢鸡舍里试养着珍珠鸡、野鸡等稀有品种。一垄垄土垛上,种植着果树和花木,散养着鹅鸭。

一切都是刚刚起步的样子。

在壮阔的乡村背景里,不魁梧但很壮实的李健超对未来有着很好的构画。他介绍,充分利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走好三条路:一是走好品牌之路,从培育特色鸡种做起,配方有机饲料,注重科学养殖,用高质量打响“士兵土鸡”品牌;二是走好产业化之路,仅仅养鸡,难以提高附加值,而且国家政策将有规定,活禽禁止进入大中城市,必须走产业化之路,产加销一条龙,并且,利用互联网,激活营销;三是走好合作之路,条件成熟时,创办养鸡专业合作社,联合周边群众一起养鸡,扩大规模,打造特色,自己致富,带动群众一起致富。

李健超表示,我曾经是一名战士,我会保持军人的作风,能打仗、打胜仗,再大的困难,我都将坚定地走下去!

看着精神振奋、语气坚定、刚满二十五岁的李健超,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5

我看了他们的厨房、餐厅和卧室,很难想象一个城里姑娘能够安心地住下来,而且有如此之好的精神状态。

邵晓明也许看出了我的心思,很轻松地说,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实不太好,蚊虫也多,但创业就必须吃苦,没有寒彻骨,哪有梅花香。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一天天好起来。习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我看到邵晓明的两条胳臂上被蚊虫叮咬了很多个包。出乎意料的是,即便在如此之差的环境里,肩负着如此之重的劳动任务,邵晓明还考到了英语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邵晓明笑言,万一不行,我还可以去当教师,解决李健超的后顾之忧,让他一心一意创业。

李健超、邵晓明在创业路上仅仅跨出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站在一旁的村书记陈一明说,两个年轻人的精神很了不起,最困难的时候,也不退缩,勇敢地往前走,他们的创业给年轻人做出了样子,随着农村环境的改善,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走向农村,回归农村,建设农村。

他们的创业实践,让我想到:青春不是用来展示的,更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今年“八一”,李健超、邵晓明将领取结婚证,步入婚姻殿堂。这是爱情的结晶,也是创业的结果。

愿鸿翼家庭农场如鹏展翅,高飞远翔!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