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 00:00:00 作者:□ 毛群英 来源:今日高邮
踏足泰州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适逢台风“云雀”光临。谁知,雨中溱湖,美不胜收;湿地野趣,别具风情。
从景区入口处乘坐湖上画舫到达游览区,随着人流走进溱湖湿地科普馆,一览“溱湖寻迹”“探本溯源”等主题版块。室内的光线虽说暗淡,但滚动的大屏生动展现了溱湖湿地的四季美景以及“溱潼会船”“秦砖汉瓦”等民风民俗。凝眸细看,动植物标本栩栩如生;侧耳静听,还有清脆的秋虫唧唧、鸟鸣啾啾,似乎从苇丛深处传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亲身体验湿地野趣的心情愈发迫切起来。
出了科普馆的门,迎面又是一方小湖。漫步木栈道上,但见湖面上菱盘簇簇、荷叶田田,白色的水莲花冰清玉洁,粉红色的荷花热情奔放。近岸处,蒲草丛丛,杨柳依依,芦苇摇曳,相互间挤挤挨挨,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刚才还是烈日当空,须臾间,天空中阴云密布,狂风裹挟着豆大的雨点不期而至,满湖的明亮色彩一下子幻化成黛绿色的水墨画。手中的一柄小雨伞显然敌不过肆虐的风雨,顾不得湿了衣衫,拿起相机,我要把雨中的溱湖拍个够。
木栈道尽头的旅游标识告诉我,我已步入了湿地核心区。下一站是溱湖动物园,不过还得乘船前往。码头边,停泊着十几条电瓶船和摇橹船,掌舵摇橹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妇女,浑身散发着乡土气息。从她们朴素的衣着和纯朴的神态看,应该都是当地的“原住民”。后来,导游的介绍证实了我的想法,由于湿地被开发,靠种田吃饭的村民纷纷“洗脚上岸”,加入了旅游服务业的行列,吃上了旅游饭,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从此变得杠杠的。我们随船的一行游客都来自扬州,其中的一位和导游打趣道:“你们这的船娘没有扬州船娘的青春妩媚,我们那的船娘可都是大学生哟。”把控方向盘的中年妇女似乎对满船的笑声充耳不闻,继续专心致志地开着她的游船,一双粗糙的手倒是显露出灵巧和娴熟。
电瓶船在星罗棋布的岛屿间行进时,我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只体态轻盈、状似野鸭的水鸟漂浮在水面上,于是向导游请教。导游的知识还挺丰富,她讲解说,这是我们湿地特有的黑颈??,又名“水葫芦”,头顶和颈上部均为黑色,外形如鸭,而嘴却直而尖。它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还会在岛屿上筑巢繁殖,平时都栖息藏匿在芦苇或水草中,是区域生态环境优良的“形象代言人”,不过胆特别小。说话间,黑??见游船靠近,一眨眼钻入清纯甘洌的河水中,半天也不见踪影。导游还指着杂树丛生、滩草茂盛的岛屿说,为了遏制岛上野草的无节制生长,景区还请村民牵来羊群在上面放养,既疏间了野草的密度,又肥了羊。
不知不觉,游船已抵达动物园,面积不算大的板块内,分区圈养着麋鹿、扬子鳄、黑天鹅等一批珍稀野生动物。刚刚还在荫凉处躲避风雨的扬子鳄,见太阳从云缝中露了脸,懒洋洋地爬上晒台,眯缝上眼睛享受着日光浴;一群麋鹿在浅水的泥塘里快乐地嬉戏纳凉,一只健硕的公鹿显然是这里的群主,独占水塘一方,俯视着它的臣民,6根鹿角像分叉的树枝上扬,上面还披挂着几株水草,显示出它的王道和霸气。
动物园附近有一座半月型的拱桥,离桥30米远的河道上,一道簖箔将河身拦腰截断,簖箔上爬满了青眼红毛、体魄健壮的仿真簖蟹,虽说画面有点夸张,但也形象见证了溱湖渔民的勤劳和智慧,不虚“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的美名。遗憾的是不在食蟹节令,少了对溱湖簖蟹膏厚肉腴的直观感受,好在中午的餐桌上,品尝到了“溱湖八鲜”中的溱湖甲鱼、溱湖银鱼、溱湖青虾、溱湖四喜、溱湖水蔬等美食,也算饱了口福,不虚此行。
半天的旅程显得有些匆忙,对湿地野趣的体验,无疑只是一场走马观花式的邂逅。溱湖湿地,心中有缘,还怕没有再次重逢的佳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