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断指(小小说)

2018-08-27 00:00:00    作者:□ 杭何秋华    来源:今日高邮

 

那天早晨,90多岁的高老太一觉没有醒来,仙逝了。儿女从外地赶回,亲友纷纷前去吊唁。后事办得简朴隆重,气氛庄严肃穆。

那天下午,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急匆匆来到了高老太家。他一进门就趴在地上不住地磕头,反复念叨:“奶奶,你怎么走啦,你好好的怎么就走啦!”哭得抽抽噎噎的。高老太的儿子还了礼,上前把他拽了起来。他问:“奶奶哪天出去?”“后天。”高老太的儿子说。“那我后天再来。”他把一个厚沓沓的白壳信封往桌上一放,耷拉着头走了。

高老太的儿子拿了信封追了出去。

农村和城市不同。或许是赶集、联姻、大田劳作的原因,方圆三五里,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大家小户悲欢离合的事情,相互间都略知一二。

那人刚走,来帮忙的姜老爹就说了:他是陈家庄的六指子(小名),左手大拇指旁有个六指头。他姨妈就住在东边街头上。东隔壁的申三爹知道得稍详尽些,他说六指子小时候蛮苦的,娘老子走得早,跟姑伯伯(姑父)过。姑伯伯又做爹又做娘,不容易哩。六指子乖巧,上学不烦人。就是上初中后,老缠着要割六指头。银儿妈妈说:“那帮伢儿也实在不讨喜。老要去摸他的六指头,把他急死了!”姜老爹接着说:“78、79年那时候,割个手指头不简单呢。又没钱,又没人服侍,又要上学,又要种田,‘新农合’现在才听说的,那时影子还没有呢。”

正说着,高老太的儿子回来了,那个信封还在手里,很无奈的样子。问道:“他是银行的申主任吧?”申三爹说:“是的,我本家哎。”

六指子的姨妈前来吊唁,听大家提到六指子,她磕过头,也说了起来:六指子和高老太有缘分呢。那年暑假在高老太家玩了个把时辰,到我家把换洗衣裳一拎就回陈家庄了。回去后没有再提割手指头的话,上学是拼了命了。一年后考上了省银行学校。上了三年,83年分到了银行。上班还不到一年,回来过年的。连工资加奖金,拿到了万把块钱,银行还分了一套房子给他。他姑伯伯对他说,有了钱了,去把六指头割掉吧。哪晓得他倒不肯割了,再怎么催,他也不去。不晓得留着有什么用?!

话说到了第三天,天刚亮,大家正在为出殡做准备,六指子也早早地到了。只见他一头的汗水,左手缠着厚厚的纱布,用绷带吊在胸前;右手拎了个速冷冰袋。一出门,他放下冰袋,鞠了躬,望着高老太的遗像,眼泪又刷刷地流了下来。三十年前的情景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那年,他在姨妈家过暑假。一天饭后,他走过高老太家,见门未关,家里也没人,就径直走了进去,在房间里开箱倒柜,四处翻找。可是,翻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他头一抬,呆住了。他看见高老太站在大门口望着他。高老太平静地说:“小伙,我早就回来了,怕吓着你就没开口。我一个老太婆,又不拿工资,有什么钱呢!小伙,你快走吧,我只要一喊,外面马上就有人来,不把你打得鬼也似的?!你以后怎么见人呢。你要钱去玩什么呢?”这时候他一点也不害怕了,他感到万分委屈:“奶奶,你看我的手,人家都笑我!我想找点钱,把它割掉!”高老太一怔,急切地说:“小伙,你糊啦!你这样找钱,背上一个贼名,还有人看得起你?贼名不是手指头,想割也割不掉的,你背上一世的贼名,只能在人家裤裆下过日子!”高老太又语重心长地说:“小伙,我代你想,你只有好好上学,像我儿子,上了大学,现在多好啊。等有了出息,割个手指头费什么事,到时候堂堂正正地割!”高老太的一席话,使他觉得心里豁然开朗,他感到有了希望,顿时一个箭步跪到了高老太的脚下,两汪热泪夺眶而出:“奶奶,我懂了,懂了!”高老太叮嘱他:今天的事,你一定要忘掉。又说:“我也不对人说。”

六指子想到这里,回过神来。他撸掉了满脸的泪水,从速冷冰袋里取出昨天在医院里割下的六指头,放到了高老太的身旁。他哽咽着,一字一顿地说:“奶奶,没有你的教诲,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这个六指头虽然是个废指,但它是你对我恩情的见证。三十年我舍不得割。今天,你走了,就让它给你穿穿鞋,倒倒茶水吧。奶奶,你走好啊!”

目睹此情此景,在场的人都怔住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