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人活七十足够高

2018-08-30 00:00:00    作者:□ 陈忠友    来源:今日高邮

 

当代人的预期寿命普遍提高。虽说有空气污染、食物污染、噪音污染,但科技也发达了,生活讲究质量,已有足够的手段和措施加以克服。每每在公园在广场看到中老年朋友跳健身舞、打太极拳,骑行的路上戴口罩、加穿防晒服,不少家庭用上了空气净化器、多功能滤水机,室内摆上绿萝花、吊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句话用在哪里都灵验。

我特别欣赏精气神十足的中老年朋友。走路昂首挺拔,衣着得体大方,说话不拐弯抹角,行为处处念及他人。他们完成了人生的前部大著——奋斗过,期盼过,也苦痛过,但始终坚持。现在开始享受完全属于自己的“下午茶”。可以说,他们的人生没有败笔,横竖标点都中规中矩。在工厂,即便是最普通的一颗螺丝钉,不松劲,不懈怠;生在乡村,亲吻土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干机关工作,勇于站在前沿,贴心服务,干干净净;是教师,吐丝结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做医生,无影灯下,坚定地奉行治病救人,奉献无菌和蛋白。当官得志的时候,不忘初心,不摆“老爷”架子;创业挣钱多的时候,不两眼朝天,怀揣一颗慈善心。

如今离开“船头”,老骥伏枥,过自己简单而平静的小日子,心安,不做恶梦,不出虚汗,背后无人指指戳戳,得空约三五好友一起喝茶,一起掼蛋,一起把玩养生心得,一起为儿女骄傲,或者,干脆陪老爱人手搀手进菜市场。他们真正懂得了“放下”,真正理解了“舍得”,更真正重新“评估”自己,遇事不再论长短,交往不再计得失,不再以己度人作“判官”,不再使用“天平”衡量人——一切都是“浮云”。而今最大的愿望是“活得健康一些,活得平和一些,活得自然一些”。是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彩和五光十色层出不穷,所见所闻令人振奋。他们对生命感恩,对生命敬畏,随时光荏苒,他们的高度不断增加。

我认识一位过去的乡干,属牛。他说过,人,不论富贵贫贱,不论成败得失,一定要活得“咯嘣脆”,活得有尊严,活得理直气壮,活得不拖累别人。他说他快要七十了,身体不错,但假如有一天“病”了,他不希望儿女给予过度的治疗——身上插那么多管子,口不能言,手不能动,目光呆痴,吃喝拉撒浑然不知,失去自我,家人倍受煎熬,更浪费社会资源,这样的苟延残喘有意思吗?他说他不愿意。世界很精彩,谁不热爱生命,谁不贪恋红尘?他说谢幕时必须有“造型”,不能给观众留下唏嘘,也不能给自己留下“难堪”,该告别就告别。小鸡学会觅食,雏鹰欲飞蓝天,存留三亩地,交与子孙耕。

持有这种观念的中老年人,好象不在少数。他们明白,人活七十足够高。雷电冰霜,日出月升,四季更迭,风雨之后见彩虹,早了然于心。小桥流水,高山瀑布,万亩荷花地,渭城朝雨,柳色青青,都见过。没目睹过龙凤,也可以想象出它是啥样。五谷杂粮,百果鲜蔬,鸡鸭鱼肉蛋,是应尝尽尝。梁山伯与祝英台,张生崔莺莺的故事,一次次感悟。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说过自己想说的话,追逐过自己“不便示人”的梦,不欠账,不欠情,不亏心,今生已无憾,今生亦无悔,不枉做过一回人。

面对从容旷达的中老年人,我心怀景仰。足够的人生阅历,足够的知识学养,足够的精神累积,足够的思想高度,说他们是半个哲学家、半个历史学家、半个医药家,真的一点不夸张。我为他们鼓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