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00:00:00 作者:□ 曹坚 来源:今日高邮
扩容后的高邮人民公园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高邮人民面前了。高邮的公园历史不短,老公园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南部是烈士陵园北部是游乐场,就那么几个景点,只有公园礼堂设置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引人注目。如今经过二期扩容工程建设,整个工程南至府前街、西至熙和巷、东至新世纪花园小区、北至通湖路,占地面积120亩,公园明显扩大了。
一期工程到2015年底,建成抗日战争最后一役胜利广场和公园南门外的停车场。一期工程建成的南大门、抗战胜利广场及展览馆都由耐候钢构建,铁血色彩略显血锈斑点,勾画、映托着中国人民曾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苦难血腥的历史。二期工程包括州署衙门复建、人民公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二期工程还完成抗战胜利广场绿化亮化工程及展览馆装修布展工程。公园将全面完善区域功能景点布局,开挖贯通河湖水系,重布沿岸景观景点。连通玉带河,调来大运河水,彻底改变原公园青苔满河、一潭死水的脏乱差面貌。
原公园南景区保留亭桥和姐妹双亭,保留盆景园区,在烈士纪念碑区拆除东侧的功德碑廊。烈士陵园区北部将拆除荷花塘曲桥凉亭,只保留中心岛中的乐韵水榭和路边的揽月楼。
现今新的中心湖已在原荷花塘水域展露新姿,湖心岛乐韵水榭装饰一新,二层六角湖心亭亭亭玉立于湖中,曲桥相连,水光潋滟。西拱桥高高横卧湖中,东边的方拱洞桥平平绵亘于湖东,两拱桥桥洞西圆东方相映成趣。
中心湖东侧向南开挖公园南部环园河道,铺设环园海绵路面步道,连接烈士陵园区和南景区。公园南景区环岛新建游廊、游厅、游亭;布设小溪、池塘、石桥、山石、曲径。四周碧水长流,全岛绿树成荫。与修葺过的老亭桥对称,新建南亭桥,南北二桥遥相呼应,自成一景。这里又是河水引水口,从察院桥段的新玉带河地下穿过东后街、府前街、公园南门停车场进入公园内,一路箱涵,引来大运河潺潺流水,通过四通八达的河网注入中心湖,北又与公园大沟相通,形成完善的清水活水、易灌易排的水系,相当环保,就连驳岸也是木桩打就而成。
公园原老北门区域,拆除了周边的秦邮首饰城和电动车专卖店,在此建成了一座仿古式五大间的北门门楼和景观围墙,并建成了开放式市民广场,遍栽绿植,景色宜人,在闹市区给人们提供又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好场所。
进入公园北门步入林荫大道,不远就是一个圆形体育休闲活动场区,两侧砖壁雕塑,凸显高邮古城悠久历史文化因素。歼6战机展示区向人们展示当年飞鹰雄姿。
公园大沟南侧是老年娱乐场区,石凳石桌,可下棋打牌。公园大沟东南铺有长长的木栈道,这片景区新植植被,任布碛砾,水景串连。向东为体育健身区,设有各种健身器材,有成人的,也有儿童玩的,辟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还有供儿童游玩的沙滩。
老烈士陵园区如今开阔简洁,烈士纪念碑鼎立于松柏之中,庄严肃穆。假山石巍然屹立之后,寓意深刻。烈士纪念馆如今成开放式景区,东侧名木葱郁,西侧杉柏挺拔,红色甬道通往北部景区,园景优美,造型别致,遍植松桧梅竹,山石点叠,绿植篱笆墙东西对称成景,馆区四周苍翠欲滴,庄重肃静。
在公园南门西侧,老县府大楼广场焕然一新,与一墙之隔的州署衙门古建筑群交相辉映,见证着这里从五百年前的明代州署衙门到20世纪60年代县府办公大楼一直为高邮政治权力中心的悠久历史。
州署衙门复建了五间二道仪门,甬道麻石铺就,戒石亭内立有一块清代戒石碑,以彰示古代为官要清正廉明之道。六科班房因地域局限,只能以展示室形式供人参观,州署正堂耸立于高台之上,器宇轩昂。后花园叠假山、立高亭、遍植树、挖池塘、置水井、铺石径,玲珑剔透。
原人大办公楼南移后置于老政府大楼之西,如今改建成老年大学校区,景色秀丽,又成一景,并在熙和巷开有便门,以利通行。从老年大学区向北,花墙砖路绿荫,明清风格的几座州署吏舍四合院错落有致,庭院深深,与州署衙门区连为一体,又融合于人民公园之中,高邮籍的王琦国医大师馆设于此;再向北就是修缮如旧的日军军营旧址,已辟为城市书屋;面对熙和巷建有西门仿古门楼。
二层楼的公园礼堂巍巍屹立于胜利广场之中,下沉式广场水面倒影的公园礼堂及新四军战士雕塑群像更让人有一种历史沉重感!新的“高邮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及“高邮烈士纪念馆”展览馆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图片文字雕塑多种形式、声光电各种高科技手段向人们直观展示光荣的高邮革命斗争历史史实,是对人们特别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最生动的课堂。
公园礼堂东侧晚晴园新辟有游园甬道,与盆景园相通,盆景园内盆景争姿斗奇,晨曦阁高高耸立,雄踞傲视。园外假山伟岸奇峭,保留原貌。
古树参天,山花烂漫,水景交融;健身娱乐,休闲憩息,老少皆宜;红色主题,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乃高邮人民公园新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