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过早

2018-09-06 00:00:00    作者:□ 姚维儒    来源:今日高邮

 

初到湖北应城市人民医院上班,早上彼此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过早了吗”。“过早”?我竟懵懵地莫名。原来“过早”一词系湖北方言,意即吃早餐。应城的早点花样繁多,既有本土原创款品的砂子馍、牛脚板,也有别处流传过来再经过改良的牛肉粉、三鲜豆皮等。卤、煮、炒、炸、烧、煎、烘、蒸、拌,样样俱全,麻、辣、鲜、香、甜、爽、滑,百味皆有。

应城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家不在家做早餐,农村集镇亦如此。我开始不太相信,通过与若干人交流,都这么说。怪不得我们科室的人早上来上班时,手上都捧着拎着吃的,而且花式各异。我在应城呆了一年,仍习惯于在家做早餐,偶尔外出买早点。我过早吃得比较多的是热干面,其次是炸酱面、水饺、绿豆糍粑、生煎包子、汽水包子、油条、砂子馍等,尤其值得说道的是当地风味特色小食砂子馍。

砂子馍是一道薄烤饼状的面食,据说起源于应城的一个著名小镇长江埠,然后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流传到应城城关,继而流传到其他地方。其制作方法不算复杂:将面粉加水揉匀后抹上芝麻油后再反复揉,面团揉好后掐成坨,加入葱、蒜、盐、辣椒、鸡蛋、猪油等不同调料,然后擀成圆形薄饼状放置在盛有滚烫鹅卵石的铁锅里,再将另一锅中备用的热烫鹅卵石把面饼完全覆盖,利用一饼之隔的上下两层热烫鹅卵石将面饼烙烤而熟。砂子馍的口感与烧饼有点相似,但筋道与酥脆兼具,面粉的清香与调料杂糅,别有滋味。砂子馍由于烤的缘故,食之难免口干舌燥,吞咽不畅,必须配上豆浆、米酒之类的饮品慢慢咀嚼,不仅以甜味中和了砂子馍的微咸微辣的味道,亦能在咀嚼中体现出应城人的悠闲自得。

应城小吃之所以出彩,首先体现于节令感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应时更换品种。每当春暖花开、桃艳柳骚的季节,各色春卷、元宵、汤圆、糍粑、油香、年糕等深受居民喜爱的小吃,便在各个小吃门店或摊点占据了主角的位置;当烈焰烘烤、暑热蒸腾的盛夏,各种冰糕、凉面、冰镇米酒、什锦豆腐脑、八宝稀饭、绿豆稀饭、冰糖莲子、冰豆浆等解热降温的吃食便隆重登场;当云淡天高、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蟹黄汤包、蜜汁莲藕、红苕面窝、桂花糍粑等吃食则在各个小吃门店或摊点一展芳容;在腊梅吐艳、朔风怒号的隆冬,热气腾腾的小罐鸡汤、排骨藕汤、山药泥等时令食品则可以让居民驱寒暖胃滋补养生。

其次,应城小吃品类繁多,百味兼有,让食客的选择面相当宽泛。比如面点,有热干面、炸酱面、凉面、汤面、手工面等,所有面点可荤可素,同是一碗面条,选荤选素,风味大相迥异;比如米粉,有宽粉、细粉、粉丝、手工粉、糊汤粉、苕粉、鳝鱼粉等,荤素随意,红油白汤任选;比如包子一类,有猪肉包子、小笼包、汤包、蒸饺、烧麦、煎包、汽水包子等等,将大米和黄豆深加工成的品种有豆面窝、豆皮、豆腐脑、豆浆、豆丝、甑仁糕、发糕、麻糕、炒米、糯业粑、绿豆糍粑、发米粑粑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即令在应城住上个把月,过早的品种,完全可以每天不同样地吃上两款。我为了能吃到正宗的三鲜面,特地跑到妇幼保健院西边的巷子;据说某处的生煎好,竟数次光顾位于旮旯处的店铺。应城过早的店铺都备有各式小咸,例如香菜、海带丝、黄豆、霉干菜、藕丁等等,任凭自个儿添加。

应城的早餐都是快餐式的,大多买了就边走边吃,也偶见喝着小酒过早的老人。我每到一处,总喜欢拿他乡与家乡作比较,这里似乎没有家乡扬州人悠闲。扬州上班族的早餐也是快餐式的,但庞大的退休队伍大多都选择上茶馆,分门别类的同学、同事、群友互相请吃已成风气,所以包子铺及饭店总是高朋满座。一家人、一帮朋友聚在一起边吃早茶边聊家长里短,叙叙亲情和友情,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世世代代的扬州人,就这样一直延续着吃早茶的传统,延续着老扬州的慢生活,延续着弥漫在整个城市间的亲情。一壶上好的龙井,配上一盘烫干丝、一碗阳春面抑或鱼汤面,再加上一笼包子,这是扬州人必点的早茶。

我虽离开应城,每当想起碾屋一巷巷头过早人头攒动的场景,就口舌生津,应城的过早美食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