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车行湖堤

2018-09-27 00:00:00    作者:□ 施宏俊    来源:今日高邮

 

傍晚,太阳快要落到神居山的那一边,立过秋之后,空气不再那么燥热,开车路过状元沟大桥。从小就闻听状元沟,也不知道是否这个地方古代出过状元。状元沟大桥南侧即为状元沟,长约十多公里。北侧就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江苏第三大淡水湖——高邮湖。早就听说高邮湖堤坝上全部铺设了沥青路面,正好现在又没有其他事情,加上以前没有路,从没有沿湖堤走过,便有了开车沿湖兜兜风的想法。

从状元沟大桥西侧沿湖堤向深处开,堤坝的沥青路面并不宽,四到五米的样子。一路走去,沿坝两侧全是郁郁葱葱的青草,经过了一个夏天的疯长,在秋天来临之前,已经长到了它一生中的最高点。短暂繁茂之后,再过几周过来,就会是另一种景象,由青色变成金黄,直至冬天完全枯萎,这就是一岁一枯荣吧。青草中偶尔会飞出一两只说不出名字的非常小的鸟,灰褐色的,这种鸟比麻雀小了很多,小时候看到的比较多,现在难得看到。在湖堤上,偶尔会遇到骑电动车的人,更多的是风吹动青草沙沙的声音。开了约有五分钟,在湖堤岸的这一边,看到远处有只雉鸡扑楞着翅膀,拖着长长的漂亮的翎,飞了一点儿远又落下去,淹没在杂草中失去了踪迹。

湖的那一边,靠近岸边是小片小片的湿地,湿地上长满了青草和一两棵小树,在碧水之中形成了一个个袖珍的青洲。完全可以用泼墨的写意手法,大片的浓淡相宜的墨水便可以点缀出山水美景,遗憾的是缺了山的映衬,少了一分神韵。一个个小小的青洲或点线相连,或淡然独立,将岸边的湖又分成了一个个小的湖泊,形状各异。

离岸边不远的湖面上,三两只渔船在波浪中摇曳,船不大,远远地看去更小。一叶叶扁舟,没有开动发动机,只是在湖面上荡漾,大概是一天捕鱼辛苦了,偷得半刻的闲暇时光。

车行了十分钟左右,湖边的树上,有翠鸟不时地扎到水里,捕起寸许的小鱼。看到更多的是白鹭,一只两只飞来飞去地分布在青洲上面,白色很是显眼,给这片青洲增添了不少自然生态之美。途中有一片荷塘,非常大,错过了荷花盛开的时节,水面上荷叶也开始残缺不全,但水下的淤泥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藕这个时候肯定十分的肥美。

过了这片湖边有青草、湿地的堤坝后,湖面开阔起来。一眼看去,是无边的碧水与蓝天白云的倒影。身处湖的西南面,看不到落日红霞,只能看到一丝霞光映在湖面上。想起以前,站在镇国寺那边湖边,看晚霞中归来的硬帆渔船的美景,曾是无数摄影爱好者的素材。硬帆渔船早被桨机替代,那种美景现在不会再有了,只能在摄影家的照片里找寻回忆。

车开了约十五分钟,到了北港湖西自来水厂,便从菱塘返程了。一路走来,我喜欢这种大自然的生态美。现在的景点和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造绿化景观确实很美,布局有致,季节分明,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但我觉得比起这种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自然的水、自然的青草,还是缺少了一份灵动。不需要跑多远,身边即是美景,如果有时间,骑着自行车游玩,既欣赏景色,又锻炼身体,不要太惬意。唯一有点小遗憾的是,有一段湖面有围网,破坏了自然之美。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