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言与行

2018-11-22 00:00:00    作者:□ 姚正安    来源:今日高邮

 

一天,卫国大夫棘子成与孔子的学生子贡讨论君子的品质与文采(礼节、学问)的关系时,棘子成认为:君子只要有良好的品质就够了,还要那些文采干什么?而子贡却说,棘子成的观点不对,对一个君子来说,品质与文采是同等重要的,并用去了毛的虎豹皮与去了毛的犬羊皮作喻,进一步说明文采即形式的重要。(《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第8章》: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

其实,子贡对于君子的品质与文采之关系的阐述,显然是受其老师的影响,孔子曾经说过: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换一句话说,君子的品质与其礼节、学问等外在东西应该是相互匹配,高度统一的,而不应该顾此失彼,畸轻畸重,正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写到这里,似乎离题万里,与“言与行”不沾边。子贡在驳斥棘子成的观点时,用了一个词,叫“驷不及舌”,后来者,扩展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粗看起来,这与君子的品质和文采之间的关系没有联系,实际上,这是子贡在提醒棘子成,说话要留心,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君子说出来的话,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以免说错了,而后悔莫及。

“驷不及舌”,既有说话要谨慎之义,又含有说话要负责、要兑现之义。孔子曾对一些人说话不负责、不守信用,发出过感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的意思是说,做一个人却言行不一,说话不诚实,不守信用,不知怎么能行。他的学生曾参每天多次(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三件事,其中一件就是,“与朋友相处是不是讲诚信”。

古人将诚信作为立身行事之本,而恪守不怠。与孔子同时代的季札是吴国公子。有一次出使晋国,路过徐国,徐国君对其随带的佩剑很有好感,季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暗暗表示,回来时,一定将剑赠予徐国君。可是,季札返回时,徐国君已去世,季札为了践行“心诺”,将剑挂到了徐国君的墓上,而为世人所重,尊为圣人,故有“南季北孔”之说。

有人说,诚信是交友的粘合剂,是市场的通行证,不无道理。不守诚信的双方,如果不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怎能走到一块,又怎能成为朋友呢?

反观现实世界,诚信危机已经不是危言耸听。曾听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后生向一位长者借钱,说好某月某日一定归还。长者出于信任,倾囊相助,谁知拿了钱的后生,却逃之夭夭,多年不见踪影。像这样迷熟人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人利用对方的信任,行欺诈之举,总有一天会受到惩罚。

还有一种人,说起来一套一套,头头是道,做起来有一套没一套。一次两次也许能唬住人,或许还能得到喝彩和掌声,时间长了,也只能是姑妄听之,不会当真的。人们知道,这种人就是言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孔子还说过:“古代的人话不轻易说出来,就怕自己的行为跟不上。”(语出《论语里仁第四第22章》:“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反过来说,既然话说出口,就要照着去做。

言必行,行必果。此乃人之常德。假话满嘴的人是危险的,欺诈横行的社会是可怕的。每个人都要谨言慎行,做到言行一致,如此才能树立诚信的人生,创造诚信的社会。

“驷不及舌”,当谨记而践行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