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那些年,我们这样写稿与投稿

2018-12-09 00:00:00    作者:□ 薛勇    来源:今日高邮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参加邮电工作,不久,居然爱上了写稿。写稿本来就是个苦差事,再加上那时没有电脑打字,因此,一篇稿件的产生过程是这样的:写草稿—反复修改—方格稿纸誊写清楚。投稿的方式仅有一种:将誊写好的稿件装入信封寄给报社。为了弥补稿件质量上的不足,我每次誊写稿件时都非常认真,自己控制好整篇稿件涂改不超过3处,否则重新誊写。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新闻单位,尤其是广播电台对稿件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如果遇到突发性事件是要抢时间、争速度的。通讯员不抢时间,等到记者来了,你的稿件还能被采用吗?那时,我在公社所在地遇到比较新鲜的新闻事件,就通过打电话给县广播电台,口头将稿件通报给值班编辑。

1991年5月,我调到县邮电局办公室,正巧遇上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邮电系统内部的、地方上的媒体都要求反映邮电员工抗洪保通信的稿件要尽快传递到新闻单位。这时,办公室主任从班组里找来了一台旧的三洋传真机,通过传真机传递稿件又快又方便。不久,上级要求各局办公室添置传真机,以方便重要事项的上传下达。

在农村邮电所的时候,我的工作是话务员,写稿是业余爱好,我遵循着“写草稿—反复修改—方格稿纸誊写—装信封邮寄给新闻单位”的方式写稿、投稿,不想写稿时也可以不用写,没有人逼着;调到办公室后,主业变成了写文字材料,文字材料的形成方式是“按领导要求写草稿—反复修改—方格稿纸誊写—交办公室主任审核—方格稿纸誊写(如果主任修改不多,这一步可省略)—送局领导审核”。无论是写稿件,还是写文字材料都必须写字,其中手工誊写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减轻誊写压力,我跟办公室打字的姐姐要了打字室的钥匙,晚上别人下班后,我就一个人悄悄溜进打字室,打开局里唯一的一台“四通”打字机,自学五笔字形输入。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后,我写稿、写材料的方式变成了手工写初稿,晚上到“四通”机上誊写并打印出来。如果是稿件,视时效性情况或装入信封邮寄,或通过传真机发出;如果是文字材料,则送办公室主任审核。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扬州邮电局要求各县局办公室配备电脑,以方便传递信息。这时办公室购置了一台486电脑,通过14.4k的moden接入网络,原来安静的办公室里就时常听到悦耳的“猫叫”了。更让我高兴的是,这台电脑基本上是以我为主使用,我不用再等别人下班之后使用别人的打字机了。此时,国内出现了互联网热,尽管访问互联网的速度像蜗牛,能够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也不多,但是,各类门户网站、热线仍然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我抓住机遇,在这些门户网站、热线上注册我名字汉语拼音全称的免费电子邮箱,其中让我非常满意的邮箱有:xueyong@china.com、xueyong@chinese.com、xueyong@188.net、xueyong@163.com、xueyong@21cn.com等,其中第一、第二个我最开心,作为中国人,能注册到中国、中国人域名的邮箱,多有幸啊。然而,大浪淘沙,盲目的互联网烧钱热降温之后是一地鸡毛,中华网将@china.com邮箱收费了,炎黄热线(www.chinese.com)好像已不复存在,@188.net也不再提供免费邮箱,目前我仍然正常使用的就是xueyong@163.com、xueyong@21cn.com以及@189.cn邮箱了。有了电脑,有了电子邮箱,虽然网速慢点,但投递文字稿件,点一下鼠标,稿件也是瞬间就能够到达新闻单位编辑老师手中的。

进入新世纪之后,局里办公自动化了,每人一台电脑,一切工作都在电脑上处理,用电脑无忧;更关键的是宽带来了,带宽从2M到现在200M,上网速度飞快;数码相机的出现,让图片即拍即传……现在,写稿直接不用笔了,撰写、修改一气呵成,投稿只要轻点鼠标,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简单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