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收实蛋

2019-01-31 21:34:15    作者: 赵科    来源:今日高邮

“收实蛋啰,收实蛋啰——”

每年冬季、开春,收实蛋的陶大爷便挑着担子挨家挨户叫唤着。

小时候一听到这叫唤声,村子里妇女们都很高兴,纷纷从家中拿出贮存的鸡蛋、鸭蛋,前来换零钱。

陶大爷其实岁数不大,四十岁左右,个不高,皮肤黝黑。身边有个小女孩,年纪与我们相仿。估计是陶大爷的女儿,陶大爷到哪,她到哪,帮陶大爷照看着两个大筐子。筐子一头是能孵出小鸡小鸭的蛋,叫实蛋;一头是普普通通的鸡鸭蛋。实蛋贵一点。

陶大爷比较精明,哪个村子公鸡多,他最清楚不过,公鸡多实蛋才多。我们那时不懂,只觉得好玩,问大人什么是实蛋,大人们的回答就是能孵出鸡鸭的蛋。陶大爷也真神,居然能凭借手的摇晃,与对太阳的光照来判断是否实蛋。我们感到好奇,也拿着鸡鸭蛋对着太阳照,但什么也没发现。他说里面有个白点,我们也不知真假。

陶大爷辨完了蛋便开始记账、算账,算盘拨得挺响。也有“不差钱”的庄邻,不要钱,预定清明左右的鸡仔、鸭仔。

来年开春,陶大爷便挑着担子,来到庄上。此时村庄便热闹起来,陶大爷的两个筐子里更热闹。小鸡仔、小鸭仔,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们小伙伴们便开始为家里选小鸡、小鸭,哪个精神就选哪个。陶大爷旁边的那个小女孩只允许我们选一次。也是,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容易受伤。

选完鸡鸭,回家便用颜料做上记号。男人们同陶大爷抽着烟闲聊着鹅仔的价格与数量。过不了几天,小鹅也进家了。

于是家家户户就用芦席围成栅栏,里面放个鸡笼。在春日的阳光下,鸡鸭鹅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莴笋叶子是它们共同所爱。

于是我们便盼望着它们快快长大。小鸡只要两三周便可以区别公母,这时看见公鸡多,小伙伴们就高兴,公鸡不生蛋可以杀了吃嘛。大人们心情就不是太好,只好再等陶大爷来了。

春意越来越浓,鸭儿鹅儿便回到家后池塘里生活。池塘里的水草刚冒青,鸭儿鹅儿欢快地叫着,在水中扎猛子。放学回家,我们便把池塘边的青菜拔了扔给它们,或者到门前的河里搞点水草、小鱼、螺蛳喂它们。

暑假来了,鸡散羽毛了,鹅也有一斤开外了,几只鸭子仍在池塘里养着。我们就多了一个差事。早上天刚亮,便挑着两个鸡笼去场头放鸡。场头上是去年收麦子、稻子固定的场地,遗留的粮食多。现如今种上黄豆,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这便成了鸡的天堂。

回家吃完早饭,便去放鹅。二三十只鹅,价钱不菲,是我们的秋季学费。拿根竹竿,顶端系上布条,赶着鹅,不让它们糟蹋秧苗。哼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寻一处树阴,看鹅儿“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倒也有趣。

傍晚,鸡鸭鹅纷纷回来。我们便开始捞水草,喂鸭鹅。鸡有时也赶来凑热闹,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一晃两个月的暑假结束了,鹅也有一百天了,出栏了。留下一两只鹅,过中秋。

陶大爷的叫卖声变成了“收鸡蛋啰,收鸡蛋啰”……原来陶大爷边收鸡蛋边收欠款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