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1 21:35:20 作者:高晓春 来源:今日高邮
父亲老来得子,十分娇惯我,可他“惯儿不惯学”。我上中学时,他要求我背诵《岳阳楼记》,我涨红了脸,只念出一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就卡了壳,怔怔地搓着手,就是想不起来后面的句子。父亲沉着脸,手敲着桌子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学习和练毛笔字一样,必须持之以恒,温故知新。” 为此事竟然好几天没理睬我。望子成龙的他让我书写“家风家训家积福,国学国魂国回春”的春联,勉励我牢记家风,刻苦学好传统文化。
后来,父亲年龄渐大患上腰椎病,不能为乡亲们写春联了,便让我写,内容由他敲定。接过乡亲们送来的红纸,他根据各家情况,让我分别写下“从戎爱国家,报国筑长城”“礼貌待客生意兴,童叟无欺心常乐”“勤劳致富,科技生财”等春联,并不时颔首微笑。
1983年我参加工作,与“电”结缘。一天施完工,我将一根废旧角铁悄悄地用于家中猪圈的梁上,被父亲发觉后,他板着脸指着我生气地说:“你怎能拿单位东西呢,赶紧换下来!”那年春节,年近耄耋的父亲顾不上腰椎疼痛,咳嗽着叫我铺好红纸,左手撑腰,右手挥毫,面色凝重地写下“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的春联,还加上“宁静致远”的横批,叫我贴在自己的房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