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人人可成完人

2019-02-21 20:56:57    作者:姚正安    来源:今日高邮

人常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丝毫阻止不了人类追求完美、成为完人的脚步。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的高足子路就曾向老师请教:怎样的人才是全人(完人)(原文:子路问成人。《论语·宪问第十四篇第十二章》)。子路所问的成人就是全人(完人),所谓全人(完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才兼备的人。

孔子给出了两个答案。

其一,子曰: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出处同上)对于子路的询问,孔子说,要像臧武仲那样明智、孟公绰那样廉洁、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能算是德才兼备的人了。孔子所列举的四人,都是鲁国人,或早于子路,或与子路同时代,前三人是鲁国大夫,都是鲁国响当当的人物,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冉求还是子路的同学,也是孔子的高足。对于此四人,子路一定不陌生。

孔子的回答正应了“人无完人”之说,要成为完人,必须取四人之所长合为一体,如此,还不够,还要具有礼乐修养,方可成为完人。诚如朱熹在注解时所说:言兼四子之长,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成矣。

依此衡之,有谁能成为完人?即使如冉求之类,也只具备了完人的一个方面。冉求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且不说他是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就是在孔子的弟子里也是非常出色的,是孔门十哲之一,娴于政事,长于理财,是鲁国政坛的风云人物,孔子晚年得以回到桑梓,成为政府顾问,得力于冉求的推荐。孔子曾经夸赞他:“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这样的人尚且不是完人,何况一般人呢?

听了老师的回答,侍立一边的子路一定大大吓了一跳,也一定心灰意冷,望洋兴叹。

不过,不要急。孔子到底是调教学生的高手,他不会挫伤学生进取的热情,更不会让学生止步于求全求善的路上。孔子也许看出了子路的心事,接着给出了第二个答案。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说:现在的完人何必如此呢?见到利益能想到大义,遇到危难能献出生命,相隔很久不忘记过去的诺言,也能算是德才兼备的完人了。

孔子教学一直坚持因材施教。他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会因人而异给出不同的答案。《论语·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二章》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冉求和子路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意思是说听到一件符合道义的事情,是立即去做吗?孔子的回答截然不同,让子路征求父兄的意见后再行动,而让冉求立即干起来。何以如此?孔子的回答简明扼要,又直击要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说,冉求谦退,所以要促进他,子路好胜,所以要抑制他。

子路是跟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学生,性格直率,正直果断,说到做到,敢于担当,难免不够完善。所以在引导子路成为完人的问题上,孔子是作过一番思考的,甚至为子路量身定制了一个个性化的完人标准。一个人只要不取不义之利,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能够不惜生命,而且始终不忘曾经的诺言,坚持不懈,差不多就是完人了。

孔子提出的完人标准主要侧重于德,因为子路的行事能力是比较强的。有一年,鲁国当政者季康子专门问孔子,“仲由可使从政也与?(仲由这人,可以使用他治理政事吗?)”孔子回答,“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仲由果敢决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子路用行动回报了老师的教诲,63岁那一年,在卫国内乱中,挺身而出,壮烈牺牲,成就千古美名。

孔子告诫子路成为完人的三句话,对所有人都有教育意义,也是可以实践的。

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其能力相差不是很大,至少是知识方面不会有太大悬殊,特别是高级领导者,他们的能力水平会差吗,否则如何步入政坛,领州牧省,相差的是道德。分析一下,近些年来,堕落的高级领导者,有几个是因为能力不足而落马的,问题大都出在道德上。所以,在用人问题上,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很有见地的。

道德如何养成,孔子说的三句话实践性极强,照此去做,道德修养会得到大大提升。不苟取不义之利,不惜乎个人利益直至生命,不忘初心,信守诺言,亦即怎么说就怎么做,而且矢志不渝。诚若是,坚持终身,精进不止,纵然成不了完人,离完人也就不远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