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再读《游子吟》

2019-05-06 18:25:56    作者:□ 杜芬香    来源:今日高邮

学生时代,老师曾教过我们唐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虽然会吟诵,但那时年龄小,并不能完全理解诗中含义,如今人到中年,且早已为人母, 当再次吟诵这首诗时,不禁感慨万千!

记得我十岁那年的寒假,作为远房亲戚的一个上海知青,要带我去上海过年,母亲给我赶做了一套三面新(指面子、里子、棉花都是新的)的棉袄、棉裤和一双新棉鞋,让我体体面面地穿着去上海。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母亲极不放心,反复叮嘱那亲戚:“千万不能把她走丢了!”

在上海的二十多天里,我见了很多乡下从未见过的东西,火车、轮船、小轿车、洋房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寒假结束要开学了,亲戚送我回家,回来那天,母亲和乡邻撑船来镇上接我。母亲一见到我,便迫不及待地迎上来,很高兴地把我搂进怀里,亲切地抚摸我的头,叫着我的乳名:“想妈妈吗?妈妈想你觉都睡不着!”我说:“想妈妈。”其实我在上海玩得很开心,心里并没有多想母亲,更不能体会我在上海这二十多天里,母亲是怎么想我的。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 母亲当年急切地迎上来搂住我的动作和神情仍历历在目。如今儿子已大学毕业,工作生活在上海,我和先生生活在高邮,常常挂念儿子。尤其今年三月份, 儿子受公司派遣, 第一次出差国外一个月,我知道信息后的那份牵挂只有自己知道,每天都盼着儿子能早点平安归来,真正读懂了孟郊的这首《游子吟》。

可是我的母亲英年早逝,无法报得三春晖,这是我人生的最大遗憾。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