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0 18:43:57 作者:□ 林华鹏 来源:今日高邮
漫步扬州关东街,林立的古建筑及各式风味小吃没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倒是一家铺着几十本小人书的书摊吸引了我的眼球。随手翻了几本,直观的画面,怀旧的气息,一下子勾起了我儿时偷小人书的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我和小我两岁的弟弟走了一个钟头的路,到我姨外婆家去玩。我生性内向,喜欢呆在屋里。弟弟闲不住,才一会工夫,就与那里的陌生孩子打成一片。
那时姨外婆家里没有电视,只有一台旧收音机。我听的是一段评书,好像是《桃园三结义》,听久了觉得没有意思,就起身走进房间。我见房间里橱柜的门半掩着,里面放着二三十本小人书。我轻手轻脚地跑过去,还回头看看有没有大人,大气不敢喘地拿出几本。什么《大闹天宫》《武松打虎》《东郭先生》,光是活灵活现的封面,就让我大饱眼福。我快速拿起一本翻了翻,又怕书还没有看完,弟弟和大我五岁的表舅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像个贼似的,一会儿翻书看,一会儿背过身去看大门外有没有人进来。一本书看了一半不过瘾,就想将喜欢的另几本占为己有,又怕表舅发现。可面前的小人书太吸引我了,于是我做了个大胆决定,在房间里找了一块旧布,将小人书包裹起来,然后快步跑到房屋后侧五十米远的一个草垛旁,将包裹狠狠地塞进草里。
下午,母亲赶来带我们回家。表舅突然发现放在橱柜里的小人书少了几本,张开双臂站在门口拦住了弟弟。“肯定是二拉拉偷的,快拿出来!”二拉拉是弟弟的绰号,他是亲戚眼里特别调皮的孩子,表舅认定小人书一定是他偷的。弟弟涨红着脸说没有偷,说他压根儿就不喜欢看什么小人书。不管弟弟如何辩解,母亲和表舅都坚信是他干的。弟弟挨了一顿打后,哭着说:“我真没有偷!”姨外婆答应表舅过几天再给他买几本,表舅这才放弟弟走。
回家路上,我借口说要小便,偷偷从草垛里取回了我的“杰作”。到了家,我顾不上吃晚饭,悄悄走进房间,打开包裹,便在桔色的灯光下看起了小人书。不知什么时候,弟弟进来喊我吃饭,见我手捧小人书,顿时叫了起来:“妈妈,妈妈,快来哟,是哥哥偷的书。”
那晚,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笑了笑,还让弟弟替我保守好这个“秘密”。看完小人书,我给弟弟讲孙悟空大闹天宫和武松打虎的故事,他忘了这天受的委屈,脸上露出了夸张的笑容。后来,这几本小人书成了我随身带的宝贝。闲暇时,我还将白纸铺在小人书上,一笔一画地描书中动感十足的图。
每每想起儿时偷小人书的往事,心里总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