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挑刺

2019-06-20 18:44:30    作者:□ 张先军    来源:今日高邮

早晨拾掇露台上的花草,随手戴上一只棉纱手套,干完了活发觉右手食指肚上扎了根小刺。想起来那只手套是上次清理仙人掌时戴过的,大概是仙人掌的小刺停留在手套里,现在又扎到我的食指。刺不大,肉眼看不见,似有似无,不碰到那里,没有感觉,碰到了,就会异样的微疼,说不出的难受。要挑刺。

挑刺,不是找茬挑毛病,是真实地借助缝衣针等工具,挑出扎进肉里的刺。物理的,各种刺。麦芒稻壳、荆棘玫瑰、苇篾竹刺、铁屑瓦片等等生活中能碰上的尖锐的物件,不及时挑出,轻者不爽,重者化脓,影响健康。

如鲠在喉,如芒在背,说的是被刺扎的感觉。鱼刺卡喉,不吐不快,喝醋、吞饭、吞菜,都是去鱼刺的小方法。小刺可以,大刺危险,容易扎破食道进入血管,求医诊治,方为上策。如芒在背,背实无芒,心理不适矣,心病当用心药医,无欲无求自坦然。麦收时节,农人满身芒尘,挥汗如雨,心底踏实,何刺之有?

挑刺,需找眼明手巧者为之,青少年是首选。年龄大的人挑刺,眼昏手颤,刺挑不出,越挑越深,岂不可怕?

挑刺者一手拿针,一手捏住扎刺的地方,屏住呼吸,看清刺所在,以细针之尖,轻拨小刺,确认痛点,挑松两边粗皮,以便刺出。被挑刺者全神贯注,胆大的盯着针尖,嘴里直呼“轻点、轻点”,胆小者脸转一旁,不敢直视,唯发出吸气之声,或呼爷喊娘地惊叫。须臾,刺出,一切归于平静。“还有吗?”“没,没有了!”“还疼吗?”“咦,真不疼了!”边上的老年人会说:“肉里掺不得假啊!”

身上扎刺,都会主动请人帮忙挑出,甚至花钱求医,至于文章有刺,学术有瑕,似乎挑刺变为被动,甚至情无所愿。盖虚荣之心强也。自媒体时代,网络阅读盛行,快速阅读成为习惯,却少了纸质编辑、校对的严格推敲与把关,谬误流传,贻笑大方。挑刺与纠错是一样的,不能自纠,需得他纠。有错不纠,犹如有刺不挑,贻害无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