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不义之富贵如浮云

2019-06-20 18:46:08    作者:□ 姚正安    来源:今日高邮

《论语子罕》开篇就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对于这一章的解说,古今注家,说法颇多。

宋代大儒朱熹解说:孔子很少谈论利、命运和仁。并且引用了程颐的点评: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当代著名《论语》研究专家杨伯峻先生的解说与朱熹同: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也有不少专家不同意朱杨之说,认为“与”是赞誉之义,解说为:孔子很少谈论利,而赞誉天命与仁德。

分歧就在“与”义上,是作连词“和”用,还是作动词“赞誉、赞美”用。尽管如此,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孔子很少谈论“利”。细读可知,一部《论语》511章,谈论“利”的才6次,不可不谓少。

对一个问题的认识程度,与谈论次数的多寡,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品读这很少的几章,还是能让我们认识到孔子对于名利、财富、官位的态度。

先来读读《论语里仁》第5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字面不难理解。大义是,富贵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但是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会接受。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是不以正当的方法去除它,君子也是不会干的。君子抛弃了仁德,就无法成就好的名声。君子无时无刻不坚守仁德,哪怕是仓猝匆忙和颠沛流离的时候。

孔子从人之常情入手,毫不避讳自己对“富贵”和“贫贱”的欲望与厌恶,发财升官,谁不乐意呢。关键是,孔子在得到富贵与去除贫贱之际,强调的是“道”。道,即正当的手段、方法、途径。也就是说,孔子不会获得不正当的富贵,亦不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除贫贱。而且将获取富贵、去除贫贱与坚守仁德联系起来,表明自己宁可贫贱也不会放弃君子人生的追求。

再来读《论语述而》第12章。“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希望得到财富。他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就是做市场的守门卒这样的下贱差事我也干。如果求不到,还是依从我所喜好的吧,也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一章至少有两点值得玩味。一是天命观,孔子认为“富贵在天”不可勉强,二是财富要靠劳动等正当的手段获取,不可苟得。这与上一章所说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态度是一致的。

最能反映孔子富贵观,也可以说是讨论富贵问题最精彩的一章是《论语述而》第16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做枕头,这其中也有着乐趣。

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如同浮云。

读到这里,我眼前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位紧张劳动后的老农,取出饭盒,嚼着冷饭,喝着凉水,然后,弯起胳膊在田埂上休息。这位困极而歇的老农,会想到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吗?不会,他的快乐在朦胧的睡意里。

孔子的豁达,多么像这位老农啊,吃自己的饭,干自己的活,做着属于自己的梦。但是孔子又进了一层,他不但不奢想不义之富贵,而且将不义之富贵看得比浮云还轻。

这浮云,还不只是轻,还在于它的飘忽不定,虚无飘渺,无所抓取,即现即逝。

朱熹对此的注说非常到位。“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

品德高尚、智慧高超者即使是穷途末路,也不会改变初心,对不义之富贵一定漠然置之而无动于衷。

孔子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明示自己对不义之富贵的态度,也恳切地告诫后人,不义之富贵不可得,不可取,如浮云一般,随时都会消失。

买官所贵虽位高权重,贪赃所富虽与国匹敌,其可久乎?生活中的例子不可胜数。

不谋不道之富,不求不义之贵,是孔子的富贵观,也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人生将另有一番趣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