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 16:32:15 作者:□ 张仁敢 来源:今日高邮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我算不了成功的男人,但我的身后也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女人,
1971年,父亲做生意亏本,给家庭带来重大经济创伤。他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偿还债务,不欠亲朋一分钱,把家里大床、大桌、椅子包括搓衣板等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卖光。当时,家里真的只剩下四面墙壁和麦草屋面下的空气了。
时隔两年,我高中毕业。那个年代,上大学不用考试搞推荐。我一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没有靠山,只得怀揣遗憾回归乡里,参加到叔伯兄弟们修理地球的行列。我一介书生,好多农活儿不会干。转眼间到了谈婚迎娶的年龄,可谁家的姑娘愿意往我家这穷坑里跳呢?
也许是上苍眷顾,临公社的一个姑娘英子愿意嫁给我。她家贫姐妹多,只上了两年不到的学堂。我问她:你怎么会看上我这个穷书生的呢?她带着羞涩的语调答道:你是读书人,读书人讲道理,读书人有涵养。她这单纯的想法和朴素的语言,让我激动了很长时间。
那时,农民们没日没夜地干,一天十几个工分,一年干下来,挣个七八十元就相当不错了。而我的工分是英子的八折。我时常自愧无用。英子总是心平气和地安慰我:不要急,做做就会适应的。
1976年10月,我家双喜临门。一是喜添一个胖小子,二是我被举荐跨进了教师队伍。经过严冬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太阳的温暖。因为我饱尝了体力劳动的酸楚,所以工作毫不懈怠。在领导热情关心、同仁倾心支持和我刻苦努力下,所教学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78年秋天,我由民办代课教师转正为正式民办教师。
我有幸逃离了体力劳动,可英子更苦了。她不仅要按时出工,还要照顾孩子。我的单位离家二十多里路,白天上课,晚间还要备课改作业,真的无法照顾家庭。为此,我不止一次地责备自己:愧对家庭,愧对老婆和孩子。
1979年冬初,英子因经常饱一顿饥一顿积劳成疾,患上了急性胆囊炎。那天下午四点钟光景,突然接到英子送往医院的消息。那时农村交通很不方便,找辆自行车都困难。我心急如焚,徒步三十多里,赶到医院。在我到达医院之前,英子已经开始手术。她从手术室出来时双目紧闭,我十分紧张。护士一边责怪我来得这么晚,一边安慰我:不要紧张,手术做得及时,也很成功。
她苏醒过来看到我的第一句话:这么远的路,难跑呀?接着又道:我不要紧。你可不能耽误课程,不能丢下班上的学生呀!医生建议英子静养半年,可她仅休息不足三个月,又犟着下地干活了。她念叨着:不干活就没有工分,没有工分就得吃返还粮,吃返还粮的滋味好受吗?我深深自责:丈夫无能妻遭罪呀!
1981年,改革的春风刮到了教育阵地,民办教师可以报考师范,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让我激动了好几个夜晚。我决定搏上一回。暑假第一天,我便坐下来投入复习,可身边两个孩子很不安分,一会儿大子要撒尿,一会儿二子要拉屎,看他们衣服弄湿弄脏了,我又怎么能忍心视而不见呢?我知道,如此环境复习,难以收到理想效果。于是将回单位复习的打算告诉英子,她坚决支持。经过半个月的拼命复习,我如愿以偿。
1982年前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对于夫妻双方都是农民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好事,而我这个家庭,却存在一定的麻烦。人家夫妻双双换工,活儿按部就班一一当当,而我身不由己,尤其是农村大忙的时候,毕业班也在忙于复习迎考,我没有分身术,家里几亩地的活儿全由英子一个人承担。每到稻麦两季收播的时候,我总是焦虑不安愁眉紧锁。英子了解我的心理,不止一次地安慰我:不用愁,生活做不死人。你只管把学生教好就行,家里的事儿直接撂一边。
1988年教师职称晋级时,我校只有一个中级职称名额,按教龄、学历、考勤考绩等条件,这个名额非我莫属。可这时冒出来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同事和我竞争,并托人与我协商,让我高姿态让一让。我清楚地知道,这个同事如果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让吧,我要白白蒙受经济损失,下一年如再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不让吧,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难道一点感情都不顾及吗?那几日,我吃饭不香睡觉不眠。英子追问再三,我把利益冲突一一向她说明。听我说完后,她不假思索地说道:不就几个钱的事吗?你岁数还小,有的是机会。何必把多少年来的朋友挤下水呢!在英子的劝导下,我与那位老同事避免了一场纠纷。
英子是一个勤劳吃苦的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一个心胸宽阔的人。我怎能不感谢她、深深地爱她,我的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