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杨老师

2019-07-08 20:28:22    作者:□ 陈景凯    来源:今日高邮

杨老师是60年前我的初中班主任,教了我三年语文。听口音,他不是南京本地人,个子不高,人瘦脸也瘦,总穿一身蓝色中山装,显得很精干。当时大约三十大几的年龄,哟,现在应该是近百岁的老人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见过他一次。那是全国科普美术作品展览在上海举行,我有作品参展,去看画展回程时顺便在南京停留看望父母。因时间富裕,我抽空去了趟白下路上的母校——南京六中,那是我读完初中、高中学业的地方,那里有尊敬的老师,有熟悉的教室、操场,有别具一格的“行知馆”,有许多许多梦中的念想。

门房师傅知是外地工作的老学生来访,特别给予方便。因为正在上课,校园里显得安静。我沿着熟识的路径轻轻走着、细细瞧着,听着时不时从教室里传出来的读书声,仿佛是在捡拾着曾经落下的生活碎片,好兴奋。忽然,我看见回廊上有一位老师正静静地从教室后窗向里张望。啊!那一定是杨老师,准是!

杨老师最重视抓课堂听课纪律,既使不是他的课,也不会安心坐在办公室喝茶、休息,时不时会走到教室后窗外朝里瞅瞅,他要求同学们上任何老师的课都和上他的课一样。哪个倒霉蛋这时出点洋相、做些出格的事,正好被他撞见,就等着班会时挨批吧!有几个调皮鬼会在铅笔盒里放片小镜子,能从里面窥视到后窗的动静。一旦发现“情况”,立马人模狗样地坐正了听课。我听说就因为对学生抓得紧管得严,杨老师“文革”中没少吃苦头。这不,现在工作起来,还是以前那股子认真的劲头。

似乎感到有脚步靠近,他慢慢转过身來。果然是杨老师!我赶忙上前一步,深深地弯腰鞠了一躬,轻声招呼:“杨老师,您好!”

他怔住了!望了我片刻,忽然醒悟似地说:“哦,你是那个会画画的学生,住在常府街……”他记错了我的家庭住址,但没忘我爱画画。就是因为爱画画,上课总是耐不住手痒画个武松、关公什么的,小动作不断,课本的空白边角满是飞机、坦克,甚至还有小鬼子的膏药旗、德国兵的钢盔……没少惹老师生气。有一次放学,他还单独把我“请”到办公室,问我历史课上干什么了。我想下午历史课杨老师没在后窗出现啊,我偷偷给胖胖的赵老师画漫画像他咋知道了?!他端详我的“杰作”,我偷瞅他的脸,他虽然狠狠批我一顿,但我觉察到他脸上有难以掩饰的笑意、得意。后来赵老师让我帮他画过好几次历史课上用的教学挂图,他说是杨老师推荐的。

我告诉杨老师,我现在也是一名教师。当然,我也汇报了我喜爱的画画,在业余创作上取得的成绩,他很高兴。我们谈了很久很久。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