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寻亲

2019-07-08 20:28:52    作者:□ 汪泰    来源:今日高邮

高淑媛老人今年虚102岁了!

父亲健在时对我说过,高淑媛是他表姐。也说过表姐的出处,细说了高家与汪家的关系。当时未写下来,时间一长,便不记得了。

高淑媛女士是我父亲的表姐,便是我的表字辈份的姑妈。为着这份血缘关系,我早有了去看望老人的想法,却一直没有去。

前几天,我爱人与几位第一小学老师小聚,遇见任俐老师,任老师是高淑媛女士的女儿,也已退休。我爱人对她说起汪家与高家有亲缘的事。任老师说是的,妈妈今年102岁了,听她说过的。又问,老人头脑怎样?任老师说还行。于是与爱人商定,看老人去。

几天后,电话任俐,问清地址便出发了。

说到高淑媛老人,第一次与她见面是1981年春天的事了。那年春节后,我师范毕业分在临泽小学工作。来到临泽小学不久,一位老人到学校找我,大家都喊她高老师。高老师问了我父母亲的姓名,说我们两家有亲呢。说话间告诉我地址,约我第二天到她家吃晚饭。

第二天傍晚放学后,我到了她家,看到高老师的爱人任老师(我要称之为姑父)。高老师、任老师,两位和蔼可亲的退休老教师,两位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高老师告诉我,听临泽小学老师说,学校来了一个新老师,姓汪,我就想是不是与我们有亲的汪家的呢,我就到学校找你了,一问,就是的。那晚吃的饺子,老人为招待我这个未谋过面的小辈亲戚忙碌了半天,我好感动。交谈中知道了高老师的儿子已在高邮工作,女儿也在高邮师范上学,平时就俩老人在家。后来回家,问了父亲,才知道这门亲戚的缘由(可惜,现在记不得了)。两家老亲,由于众多原因,加之我父母长年在外工作,少了联系,断了往来。

到了,任俐老师把我们领进家门。高老师穿着薄棉衣,坐在藤椅上。102个春华岁月留在了老人的脸上,使我很难把眼前老人的形象与那近四十年前的形象统一起来。老人清瘦,精神还好,见到我们,有点兴奋。我对她说,高老师,我是汪泰,来看你。老人的表情告诉我,没听清。任老师说,妈妈耳朵不好了,听不清。说着,她用黑水笔在一张大纸上写下:汪老师,在过临小,汪家大巷的。老人接过,捏着放大镜,纸离目不过半尺,有点吃力地看着。她抬头看看我,说,你姓汪?口齿清晰。我说是的。然后我接过纸笔写字,任俐要我写大点。我写道:我叫汪泰,我父亲汪连生,他喊你表姐,我喊你姑妈。老人又看着,看着,嘴里忽然说了一个名字,我听出来了,是我三姑妈汪金的名字。我连忙写下,汪玉,汪金,汪琦,都是我的姑妈。老人又看,对我说道,汪玉,汪金,是你孃孃,你爸爸汪连生。看出来了,老人脑子里沉睡了多少年的信息和形象被唤醒了。从年龄上看,老人年龄和我的几位姑妈(都是百岁老人了,汪玉姑妈是百岁生日后第二年去世的)差不多,她们该是孩提时的朋友吧。老人又说,你爹爹是四爷,还有六爷。我写道,我爹爹叫汪嘉禾(汪有谷),是老四,六爹爹叫汪嘉善,在苏州。老人看了说,四爷,六爷。我明白,她喊我祖父四爷,喊我六祖父六爷。老人又问,你爸在呐?我摇了摇头。我写道,你和汪家是什么亲?老人看了看,没说话,她在想事情呢。一会儿后,老人一脸的抱歉样儿,对我说,时间长了,记不清了。是呀,多少年了。

我们几人说说闲话。任俐说,以前一直带她下楼散步,98岁以后,就不再下楼了。98岁还能上下四楼,真不简单。老人忽然说,你爹爹的姨妈是我祖母。我听清楚了。我脑子动起来,照这样推算,老人的奶奶是祖父姨妈,老人的父亲与我祖父是姨表兄弟,她喊我祖父四爷是不错的,她与我父亲便是表姐弟了。老人又说,你母亲姓印?我说是的。老人又说,叫印寿瑛。我很高兴老人还记得我母亲名字。然后她又说记不得了,有点遗憾的样子。看得出来,老人在动脑筋呢。为了不让老人伤神,我们告辞了。我对任俐说,我们两家是老亲,以后有空要多走动呢。任俐说,怎么不是的呢。

记忆是块磨刀石,时间就是风,时间就是刀,时间磨平了记忆这块石头上的棱棱角角,也磨平了人生的是是非非,让人生的记忆从一无所知到海纳百川,再回到所知寥寥。

多么希望,健在的老人,能把家世留传,能把一生经历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留下,让后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让后人知道这世事的艰辛和美好。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