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19:20:47 作者:□ 朱桂明 来源:今日高邮
嫰蚕豆下市了。别失望,还有老蚕豆。老蚕豆晒干,一年吃到头。
老蚕豆可做成各式各样的小吃,如“怪味豆”“开花豆”“油炸豆瓣”等等。最出名的,当属“茴香豆”。
茴香豆,那是有故事的。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小说里有一酒店,曰“咸亨酒店”;咸亨酒店有一下酒物,曰“茴香豆”。茴香豆很便宜,一文大钱买一碟,是专供没钱苦力“短衣帮”在店面柜台外站着喝酒吃的。小说主人公叫“孔乙己”,他是“穿长衫的”。“穿长衫的”有钱,当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这位“穿长衫的”却例外,他只能与“短衣帮”一样,要一碟茴香豆,站在柜台外过酒瘾。孔乙己是个读书人,却未取得任何功名。他迂腐麻木,又不会营生,有时穷得要靠赊账才能喝上酒吃到豆。到临了,他还永远欠着咸亨酒店十九个大钱!《孔乙己》是“新文化运动”的扛鼎之作;随着它的问世,见证主人公特殊性格和悲惨命运的茴香豆,亦跟着出了名。从此,这一种原本风行鲁迅先生故里绍兴的下酒物,就在全国范围内繁衍开来。
其做法如下:精选若干老蚕豆,洗净下锅,放盖面水,猛火煮约15分钟;至豆皮周缘起凸、中间凹陷时,加茴香、桂皮、酱油和盐,再文火慢煮约15分钟——待卤水耗尽,成矣。
茴香豆,皮色青黄,表面起皱,沾着白色粉末。肉熟而不烂,松软却又有韧劲。入口香气馥郁,咸而透鲜。茴香豆,在我的家乡,也叫“五香豆”。习惯上,高邮人把茴香、桂皮等食材,统称为“五香”,故名。上海人亦这么叫;那里“老城隍庙”五香豆,与南京“秦淮”茴香豆一样,都是绍兴“咸亨酒店”茴香豆的正宗嫡传。为便于携带,这三大品牌茴香豆都有用纸袋包装的,袋面还画着孔乙己。
此物价廉物美,很受嗜饮者欢迎。过去,每至夏日傍晚,街头巷尾,常见人们在自家门口一遍一遍泼洒井水,然后搬出一张小桌,放上酒壶酒杯。不一会儿,走出一位男人,拿着小板凳,坐在小桌旁。一位女人亦随之而出,端来一碟茴香豆。男人举杯,一口酒就一颗茴香豆。一碟茴香豆,能喝个把钟头,要喝三四两酒。饮者多为干体力活的;收工回来,女人犒赏,边喝边歇,惬意。
作为一种小吃,茴香豆还特别受儿童之青睐。鲁迅先生笔下这样写道:“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你看,茴香豆对孩子,该有多大诱惑力,吃了还想再吃。
茴香豆还有个特点,它越嚼越有味,越嚼越想嚼。正因为如此,便成了妇人用来消闲之佳品。游轮上,列车里,思念中,掏出几颗茴香豆,细细嚼,慢慢品,时光亦随之轻快流淌,让你感到生活也是香鲜的……
老蚕豆做菜,主要有“蚕豆瓣子蛋汤”“蚕豆瓣子炒药芹”“蚕豆瓣子烧瓠子”。做这三个菜,皆须将老蚕豆一劈两半,放在水里泡;泡软后去皮,就变成“蚕豆瓣子”。
“蚕豆瓣子蛋汤”——将蚕豆瓣子放进锅里煸,加水烧汤。至蚕豆瓣子开花,汤变白,打入鸡蛋,撒少许盐。再沸后投入榨菜丝,调味吊鲜。此菜在“汤菜”系列中,比较下饭,四季皆可食。
“蚕豆瓣子炒药芹”——放少量水煮蚕豆瓣子;煮开花了,水亦基本耗尽,起锅待用。药芹切小段,放油炒,加适量盐、酱油、糖,火要猛。炒至药芹清香四溢,投入待用的蚕豆瓣子,继续炒。闻到豆瓣香,盛盘上桌。此菜为不可多得的清炒,与荤菜搭配吃,很是受用。
“蚕豆瓣子烧瓠子”——瓠子去皮切成块,与蚕豆瓣子同煸,放水放盐放虾米放酱油,猛火烧。蚕豆瓣子开花,加糖,小火焖,一直焖到蚕豆瓣子变成粉末。起锅前炒几铲,黏糊糊的。此菜香而鲜,甜而面;冷透了再吃,大夏天里开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