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汪曾祺的风骨

2019-07-18 19:46:59    作者:□ 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汪曾祺被补划为“右派”、下放到张家口农科所劳动,他一米六多一点的个头,扛起150斤重的粮包上“三级跳”,腰杆依然与笔杆一样挺直;同时,他也暗含一种隐忍。隐忍既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成熟。在被政治运动打压之后,他觉得三生有幸,当了一回“右派”,于是,《寂寞与温暖》在家人督促之下,几易其稿,依然回到文章起笔的原点。他尽管遭受迫害,得到“解放”以后,仍然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乡亲。在动荡的岁月,他自称是个比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时也“心里长毛”。他希望政通人和,人能够坐下来,想点事、读点书、写文章。

汪曾祺成了大家以后,风骨依旧,腰杆更挺。他经历的几件事印证了他的风骨,彰显了他的秉性。

一次高邮在京举行经贸洽谈会,时任市委书记朱福生请他坐了首席。我见过他坐等开宴的照片,桌面中间放着一簇鲜花。听赴京人员黎先生说,期间曾有人请他赐予墨宝,他欣然应允。不久,一位公职人员请他为书记题写“青云直上”。他搁笔坐下,抽他的闷烟,情绪索然。后经人劝说,才起身漫步至案前,拿起笔写下郑板桥名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并撂下一句话:“随你们给哪位领导!”我以为,这不是朱书记的授意,而是“马屁精”拍马屁所为。后来事实表明,汪老为朱书记写的是《梦故乡》主题歌词前两节。朱书记去世后,其妻孙念女士偕女儿将此作捐赠高邮博物馆收藏。

又有一次在京举办活动,高邮在京工作人员或领导参加者甚多。求汪老墨宝成为不可或缺的项目。有一男一女青年人,一人身着青衣,一个身穿白裙,翩翩而至。当他们向汪老求墨宝时,似乎毫无敬意。汪老瞅了他们一眼,便写下了“青狼白虎”四字,两个青年欣然接受。汪老放下笔,坐在一边抽他的烟。吞云吐雾中夹着“让他们狼虎斗吧!”的话语,显示了汪老的异秉和狡黠。

还是在北京的一次经贸洽谈会,汪老准时到达,单等一对嘉宾。于是,求索汪老墨宝者围住汪老,看他笔走龙蛇,笔法飞扬灵动,字体敦厚舒放,一幅又一幅成了索字者的最爱。后来,那对领导干部的亲属姗姗来迟,也来凑热闹求字。大概是这对嘉宾太不准时,汪老心有不满,看了他们一眼,不予理睬。有人提醒汪老,这对嘉宾是某领导的亲戚。汪老听了更是不悦:“他们算个什么?”

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好几次。扬州有人请汪老题词,并说某人已题写过。他不写,反问:“某人已写,敝人就一定要写?”只好作罢。汪老与林斤澜在温州,有人请他为某领导写关于肯定其廉政内容的题词,他照样不写:“我知道他清廉不清廉?”题词泡汤。然而对文学青年、普通服务员,他常是有求必应,或座谈或签名或合影。

鸟无双翅不飞,人无风骨不立。汪曾祺先生的风骨令人敬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