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5 19:05:59 作者:□ 淖柳 来源:今日高邮
也许是基因遗传吧,文亮眼睛小,看人看物眯成一条缝。光强了,风大了,眼睛就要流泪了。小时候和文亮一起玩,我们都叫他“天不亮”。
别看“天不亮”眼睛不怎么好,可扠起鱼来,眼光如火如电,是个好佬。他闲时拿着两根鱼叉,在河边转悠。再多的水草、再浑的河水,他望水泡,观水花,看水草微动,目测鱼群的异样和游向,就知道哪里有鱼,哪里有大鱼,鱼头朝哪个方向。瞅准时机,一叉下去(叉杆后端连着长长的丝线,便于收扠),十叉十稳,没有一叉空。他的绝活有两个。一是偶尔左右开弓,两叉同时飞出,双双得鱼。二是他手里的叉长眼睛似的,总是叉边上的二三根齿,扠牢鱼尾二到三寸处,收叉,取鱼,入篓。冬天里,到家后把鱼放水里还能养些时日。“天不亮”扠鱼是有规矩的,他自称三不扠:一斤以下的不扠,大肚子的不扠(肚里可能有鱼籽),为“小鱼乌子”护航的不扠。
“天不亮”这手绝活,是在自家水缸里练成的。他家有一口半人高的大水缸,他将一颗洁白的石子放入缸底,用筷子似的小木棍射之,有时左右手轮流练,有时两手齐射。平时,他口袋里总是装有小石子、玻璃球什么的,不时掏出来练练。砸知了,掉下。砸小鸟,不掉都难。总之,他玩鱼叉,如玩自己的手指。
一次放学路上,我们看到造反派里有个姓张的打手,他看扫马路的公社老干部不顺眼,就故意找茬,一把夺过扫帚,抽下几根竹枝,没头没脸地抽打起来。我们看不下、气不过,“天不亮”顺手折下一根树枝,三两下捋去枝叶,如掷标枪一样,“嗖”地投了出去,一丝不差地射中其手腕。打手血直流,手乱抖,哀嚎着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