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5 19:06:32 作者:□ 金实秋 来源:今日高邮
2018年10月19日,我意外地收到了汪曾祺先生写赠的一副对联,其时,汪先生已去世二十多年了。
这是一副嵌名联,文曰:
大道唯实
小园有秋
题款云:应实秋嘱 庚午曾祺
庚午,乃1990年也。此联是汪老次女汪朝从北京快件寄来的。收到此联时,若以“心潮澎湃”四字形容,亦不为过。当即我便给汪朝发了微信:“汪老墨宝璧收,尊长之心,仁厚之情,令我万分感佩!我原以是新出汪老的书或又发现了佚诗佚联。打开一看,非常惊喜,格外激动!令尊应请曾书赠一联给我,联文一样。高邮建‘汪曾祺文学馆’,我就捐赠了。不想汪老写了两副,留了一副给我存念,真是天意留遗泽也!谢谢!谢谢!永志不忘!”
汪朝随即回了微信:“最近收拾东西找到的。”句号后面,是两个表情包笑脸。短短的九个字和两个笑脸,朴实而亲和,一下子使我想起汪老的名句:“人间送小温。”也使我联想起汪老子女的几件送小温的事来。
1992年夏,汪先生在石家庄讲学,讲学之余,少不了有人求字索画,应酬一番,但忘了带印章来。河北文联急忙联系韩映山的公子韩大星,请他为汪刻两方印。大星是一位年轻的篆刻家,且亦可谓之为“汪迷”,其父韩映山与汪老也熟识。大星应命操刀,按时复命。近年听说《汪曾祺书画集》上的作品钤有他为汪老所治之印,几经周转与汪朗、汪朝联系上了,时间不长,大星便收到了汪朝寄来的《汪曾祺书画集》,书的扉页上还有几行端秀的字:
赠韩大星先生
汪朝 二〇一五年五月八日
大星在他的一篇博文中详述经过,感慨地赞曰:“汪朝女士尽显大家闺秀风度,不愧为汪老夫子教育有方。我能有幸得到汪老家人无私的馈赠,是要特别地感谢他们的。”
与汪老接触较多的王干说过一个难以忘怀的“细节”。他说汪家的人厚道、实在,汪朗尤甚。那年他女儿结婚,汪朗自然要作为座上宾。宴毕,众人散去,发现汪朗还在电梯口。他问,你还没走啊。汪朗说,我帮你送客人呢。等他们都走了,我再走。我虽然比你大,但你和我父亲是一辈儿的。晚辈我该最后走。王干不禁由衷赞叹道:家风如此,文风亦然!
更令人赞叹的是,汪家子女还向高邮汪老的母校“汪曾祺少儿文学院”捐款三万元,设立发展基金。还将汪老在北京的书房原样搬迁至高邮“汪曾祺纪念馆”。汪老书房中的文房四宝,橱柜桌椅及所有书籍,全部无偿地捐赠。当然,三万元不算多,小书房也不大。但是,它们的精神财富却是难以估量的。
汪老在世,人间送小温。汪老去世了,他的子女弘扬家风,继续人间送小温。这样的正能量传承,应当得到社会的褒扬,也希望能够使某些名人之后从中受到感染,获取教益。